人們對恐龍腳印化石的發現,早在遙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了,但是,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那些就是恐龍的腳印。為此,他們為這些恐龍腳印化石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18世紀初期,一位美國人在康涅狄格峽穀附近的紅色砂岩中,發現了許多恐龍腳印化石,但當時被當成是鳥爪的化石,甚至有人認為這是諾亞渡鳥的腳印,把《聖經》裏的故事強加到恐龍腳印上。
我國雲南省晉寧夕陽彝族自治鄉的彝胞有個習俗,當他們要埋葬死去的親人時,送葬的隊伍必須抬著棺材沿著一行“金雞爪”的方向走向墓地。後來古生物學家發現當地上說的“金雞爪”,原來是一行恐龍的腳印化石。
而早期的印第安人,他們穿著裝飾有三趾型的恐龍足跡的圍裙唱歌跳舞,反映了古代美洲居民對恐龍的足跡的崇敬之情。
恐龍的腳印有三趾的腳印和四趾的腳印,還有趾間有蹼的腳印。
三趾腳印看上去很像鳥或雞爪印,我國雲南省晉寧縣境內所謂“金雞爪”印就屬於這種三趾的恐龍腳印。三趾腳印中有的還像大象的腳印,這種大腳印很可能是蜥蜴類恐龍留下來的。
而像鳥或雞爪的腳印,有的是植食的鳥腳龍踩的,而有的則是肉食的獸腳龍踩的。
大型肉食性恐龍的前腳通常是三趾的,但有些進步的類型中,前腳隻剩下兩個腳趾,如霸王龍的前腳就隻有兩個趾,從足跡上看,大型的肉食恐龍的足跡的形狀都是長大於寬,左右對稱,成錐形。
從腳印排列特點分析,這些恐龍有四足行走的,也有兩足行走的。
恐龍的化石腳印大小不一,相差懸殊。小的腳印長不到10厘米,大的腳印長可達40-50厘米。
1982年在韓國慶尚南道一帶的海岸邊,發現了數百個大大小小的恐龍化石腳印,其中最大的長120厘米,寬64厘米,有普通辦公桌麵那樣大,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恐龍化石腳印。
這些特大的腳印是巨型恐龍腕龍留下的。從腳印大小推斷,腕龍的體長約有30-35米,重70-1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