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基礎,尊重是建立關係的前提。每個人都有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的心理需求,若想要他人尊重自己,就必須先尊重他人。是否能夠做到尊重他人,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體現。尊重他人,不僅是在心理上的接納,還表現在態度上的誠懇和行動上的積極。如果一個人的道德不夠高尚,心地不夠純潔,氣度不夠寬廣,就難以容忍別人的不足,會對別人心生鄙視和嘲諷,甚至忌妒和中傷別人,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傷害,也使自己的形象被損害,遭到別人的排斥和疏遠,最終成為孤家寡人,無人理睬。

而隻有遵循尊重原則,能夠接納和容忍別人,才會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贏得對方的信任,換來對方的尊重和厚愛。

張良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謀臣,曾經跟隨漢高祖劉邦一起打下大漢江山。年輕時的張良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青年。傳說有一天,張良散步到一座橋上,看見對麵有一個衣衫破爛的老人走了過來。當他走到張良身邊時,突然把自己的鞋子扔到了橋下,對張良說:“去,把鞋給我撿回來。”張良很生氣,但是看老人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就好心地幫老人撿回了鞋。

等他把鞋從橋下撿了上來,老人竟然要求張良替他把鞋穿上,張良想幫人就幫到底吧,於是就跪下來為老人穿上鞋。穿好後,老人也不道謝,轉身就走了。走出幾步後,給張良留下了一句話:“五天後,天亮前你來橋上等我。”張良深感玄妙,就誠懇地跪拜說:“謝謝老先生,願聽先生教誨。”

過了五天,張良來時,老人已先到,批評他說:“和老人約會,怎麼能遲到?過五天,你再來等我。”第二次,張良來得更早了,可是又遲到了。第三次,他半夜就來了。老人很高興,送給張良一部書,並且告訴他說:“讀了這部書,就可做帝王的老師了。”天亮後,張良一看,原來是一本兵書,叫《太公兵法》。張良得到這本書後, 認真閱讀,終於學到了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本領。

尊重別人,不僅是對別人保持恭敬的態度,還要能寬容地對待別人,能夠容忍別人的一些不足。萬物生來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尊重,不應該存有偏見。看不起別人,嫌棄別人都是對別人的不尊重。隻有真心地接受別人,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才會從對方那裏獲得更多。“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相互的,沒有付出哪有回報,尊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隻有彼此平等相處,才會使彼此更加親密。

此外,在社交中,人們還應該遵循自愛原則。如果連自己也不愛惜自己,看不起自己,那麼別人也不會喜歡和接近你。自愛是為人處世的基準和前提。在人際交往中不要隨意接受他人的饋贈;在與不熟悉或異性的朋友交往中,要莊重、嚴肅,不要表現得過於諂媚、低俗和放縱,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而不是輕視。

人際關係就是人和人之間通過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關係。當然這種關係有親疏之分,例如朋友之間親密無比,而與陌生人則隻是簡單寒暄。社交魅力是拉近彼此關係的一種力量和資本。就像去商店買東西,有的東西怎麼也看不上,而有的東西一看見就喜歡,甚至產生愛不釋手的感覺。其實社交也是如此。彼此之間社交關係是否建立,與雙方的心理需求、情感喜好以及對方散發出來的自身魅力有很大的關係。

人們每天都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都希望自己增添更多的魅力,能夠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吸引別人的目光,得到眾多人的青睞。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社交場合表現得很出色。然而社交魅力的產生,並不單單是指一個人聰明、仁慈、有活力、長相漂亮等,雖然這些都是構成一個人是否受歡迎的條件。心理學家認為,魅力並不是一項單純的性格或特征,而是一個人多方麵素質的綜合體現。隻有具備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魅力,才能在社交中如魚得水,備受青睞。

和諧需要一忍再忍

聖誕節後大甩賣期間,瑪麗去退貨。櫃台前擠滿了顧客。瑪麗要求退錢,售貨員正忙得不可開交,告訴她衣服售出概不退換,然後就去為其他顧客服務了。瑪麗一聲不響地拿著衣服在櫃台前等候。

10分鍾後,售貨員又走了過來,瑪麗麵帶微笑,依舊在等待。售貨員也隻顧在櫃台前忙碌,瑪麗還是沉默不語。又是幾分鍾過去了。這時,售貨員什麼也沒說,拿起衣服走了。大約3分鍾後,她回來了,而且,還帶著錢!瑪麗的耐心和溫文爾雅的沉靜得到了回報。如果她大吵大鬧的話。也許什麼也得不到。

當然有時候開口說話也很重要。例如,打抱不平、撫慰朋友、消除誤解。在這種時候,我們必須開口,但重要的是要找到恰當的話。這時,片刻的沉思使你說出的話更準確、更有效。

我們往往不善於等待,但等待往往是適用於各種情況的一種策略。在日常交往中,沉默往往會給你帶來益處。在某些場合,沉默不語可以避免失言。我們許多人在缺乏自信或極力表現得禮貌時,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不恰當的話給自己帶來麻煩。

適時地保持沉默不僅是一種智慧,而且也有實際的好處。常言道:“沉默不會使人後悔。”一位女士的經驗證明了這一點,她說:當我們第一個孩子出世時,我丈夫由於工作繁忙,對我和孩子疏遠了,這樣幾周以後,我感到筋疲力盡,並想大發雷霆。一天我給他寫了封充滿怒氣的信,然而不知為什麼我沒把信給他。第二天,丈夫提出要給嬰兒換尿布,並且說:“我想我現在應該學會做這些事了。”盡管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改變想法,但還是非常高興地把信撕了,並暗自慶幸我給了他時間。一場爭吵就這樣避免了。此後,他一直對我很好。

米西爾的祖父母是猶太人,死在納粹集中營。去年,兩位不了解米西爾身世的朋友抱怨他們的兒子和一個猶太人結婚了,並拒絕見他們的兒媳,這使他們的兒子感到非常痛苦。

米西爾非常珍惜與朋友的友誼,但他們明顯的偏見又使她極不愉快。經過權衡,米西爾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們:“我為我的猶太祖先感到自豪,而你們的做法使我感到遺憾。你們的議論使我非常不愉快。”米西爾的朋友大吃一驚,向她道了歉,並把她的話記在心裏。沒過多久,他們就和兒媳和好了。

研究談話節奏的學者們認識到,有張有弛地談話在人際交往中至為重要。心理學教授格瑞德說:“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盡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

當你發怒、焦慮或自己想大發雷霆時,喝上一杯水或是握著自己的雙手,然後露出你的微笑,這種簡單的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控製住情感。

心理學家常常認為我們應該把事情講出來,告訴別人,但人們逐漸發現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有時更需要忍耐和沉默。

我們必須認識到沉默與精心選擇的詞具有同樣的表現力,就好像音樂中的音符與休止符一樣重要。沉默會產生更完美的和諧和更強烈的效果。

正確的交流由兩個方麵構成:既被人關注,又關注別人。安靜、專心地傾聽會產生強大的魔力,使談話者更加心平氣和、呼吸舒暢,連麵部和肩部都放鬆下來。反過來,談話者也會對聽眾表現得更加溫和。合理維護自身利益與忍耐是相對應的,也是處理上級與下屬關係的一種手段。忍耐不是無限的,更不是萬能的,有時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例如,對待領導存在的一些大問題和一些原則性問題,單憑忍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時必須要我們表明立場和觀點,加以抵製和鬥爭,以維護組織及我們的自身利益。事實上,大多數領導,對於來自下屬的合理批評和意見,是虛心接受並熱忱歡迎的。隻要我們是從工作角度出發,直言不諱地幫助領導改進工作,絕大多數領導是給予鼓勵和支持的,並不影響上下級的關係。

學會給人麵子

台北縣曾經發生一起血案,蕭崇烈一家三口被殺,在警方鍥而不舍的查緝後,案情真相大白。凶手鄧笑文被捕後,坦承因受蕭崇烈譏諷而萌生殺機,並在行凶後擔心事情敗露,故再殺其妻女滅口。

鄧笑文說:兩個月來,死者蕭崇烈一直用話刺激他、恥笑他,並用手指著他的胸脯,笑他“沒什麼用”,開堆高機那麼久了,仍然是“給人打工”,不像他自己開堆高機沒多久就當了老板。對這樣的“譏諷”,鄧笑文懷恨在心,以致使他萌生殺人泄恨的念頭。

據警方透露,凶犯鄧笑文心智健全,但因為受到對方不斷的譏諷和嘲笑而覺得沒麵子而殺人,這成為曆年來滅門血案中的特殊案例。

《聖經-馬太福音》中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真正有遠見的人不僅在與同事一點一滴的日常交往中為自己積累最大限度的人緣,同時也會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回旋餘地。

給別人留點麵子,實際也就是給自己掙麵子。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有位17歲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級珠寶店當售貨員的工作。在聖誕節前一天,店裏來了一個30歲左右的貧民顧客。他衣著破舊,滿臉哀愁,用一種不可企及的目光盯著那些高級首飾。

姑娘要去接電話,一不小心把一個碟子碰翻,6枚精美絕倫的鑽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撿起其中的5枚,但第6枚怎麼也找不著。這時,她看到那個30歲左右的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意識到戒指被他拿走了。當那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柄時,她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人相視無言,足有幾十秒。

“什麼事?”男人問。他臉上的肌肉在抽搐,再次問:“什麼事?”

“先生。這是我頭一回工作。現在找個工作很難,想必您也深有體會,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說。

男子久久地審視著她,終於一絲微笑浮現在他臉上。他說:“是的,確實如此。但是我能肯定,你在這裏會幹得不錯。我可以為你祝福嗎?”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給姑娘。

“謝謝您的祝福。”姑娘立刻也伸出手,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姑娘用十分柔和的聲音說:“我也祝您好運!”

男人轉過身,走出門口。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轉身走到櫃台,把手中握著的第6枚戒指放回原處。

有一位文化界的學者。他每年都會受邀參加某單位的雜誌評鑒工作。這工作雖然報酬不多,但卻有很高的榮譽,許多人想參加卻找不到門路,也有人隻能參加一兩次,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問他為何年年有此“殊榮”,他在年屆退休,不再參加此項工作後才公開秘訣。他說,他的專業眼光並不是關鍵,他的職位也不是重點,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請,是因為他很會給麵子。他說,他在公開的評審會議上一定把握一個原則:“多稱讚、鼓勵而少批評,在公開場合要給人家麵子,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中把人家批判得一無是處。當然,我也不是隻做表麵文章盡說大話,在會議結束之後,我會找來雜誌的編輯人員,私底下告訴他們編輯上的缺點。”因此雖然雜誌有先後名次,但每個人都保住了麵子。因為他顧慮到別人的麵子,因此無論是承辦該項業務的人員還是各雜誌的編輯人員,大家都很尊敬他、喜歡他,當然也就找他當評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