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省乾縣西北80千米處的梁山上,坐落著武則天的陵墓,它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墓道兩旁聳立著一排排高大的石人石馬,十分壯觀。然而,在其高達6.3米的巨型墓碑上,卻一個字也沒有,這是武則天臨死前在遺囑裏親自交代的,後人稱它為“無字碑”。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什麼死後隻樹碑而不立傳?1000多年來,人們一直為之迷惑不解。
有人說,武則天在位21年間,做了不少好事,立下了豐功偉績,例如重用人才,重視教育,獎勵生產等。因此,她的功勞很大,一時很難用文字來表述她一生偉績。
也有人說,武則天在位期間,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打擊豪門貴族,卻也在自己身邊拉攏了一批新的官僚,形成了新的特權集團,他們排斥異已,濫用權力,培植黨羽。於是,她在臨死前,感到自己不得人心,怕後人唾罵,隻好立無字碑了。
有的人以為,武則天當皇帝以後,特別是到了晚年,生活奢侈浪費,大肆揮霍國家財產,大建寺院與享樂場所,使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政治也日益腐敗,引起了全國上下的不滿,所以死後無臉為自己撰文立傳。
有的人則認為,武則天一生有功也有過,功勞很大,而罪惡也很多,一時很難做出恰當的評價,隻好使碑文空著,讓後人去下結論。
還有人認為,武則天作為女皇帝,死後不給自己留碑文,是一種謙虛的表現,有“自知之明”。
以上這些都是後人的種種猜測而已,無字碑的真正用意是什麼?究竟哪一種說法正確?或是可能還有另外的含義?這個謎不知要到何時才能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