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轎車可以合資”(1 / 3)

其實,在中央決定大規模發展轎車前,中國轎車工業已經艱難起步,時間是被稱為改革開放元年的1978年。起步的形式是與西方跨國公司合資經營。

“四人幫”被打倒,鄧小平複出後考慮的首要問題就是要發展經濟,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狀況。該如何發展經濟?早年在資本主義熔爐中鍛煉過的鄧小平認為,應該麵向世界,學習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利用西方過剩的資金來發展自己。

1978年5月,中央決定,派穀牧副總理率領代表團赴西歐考察。出發之前,鄧小平專門找穀牧談話,要求出訪考察時廣泛接觸、詳細調查,深入研究一些問題,了解人家現代化工業發展到什麼水平了,把資本主義國家先進的好的管理經濟的經驗學回來。中國代表團訪歐期間,既看到中國與歐洲各國在經濟科技等方麵巨大差距,同時也了解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資金過剩,技術要找市場,產品要找銷路,都很想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隻要做好工作,利用外資加速中國經濟建設是可能的。回國後,穀牧專門向鄧小平作了彙報。聽完彙報後,鄧小平就實行開放政策、積極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等問題講了三點意見:

一是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這件事一定要做;二是要下定決心向國外借點錢搞建設;三是要盡快爭取時間。

鄧小平還說:“你要把你們看到聽到的情況講給大家聽,讓更多的人了解情況。”

1978年7月上旬,國務院召開有關部委負責人參加的關於加速“四化”建設的務虛會,穀牧在會上報告了西歐考察的情況,提出了對外開放的若幹意見。穀牧說:

我國要老老實實承認落後了,與世界先進水平拉開了很大的差距。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麼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怎麼搞現代化,怎麼把速度搞快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狠抓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形勢提供了可以利用資本主義世界的科技成果來發展我們自己的機會,一定要抓住它。1975年小平同誌就提出過加強技術引進、增加外貿出口的政策,現在應當認真組織實施,加強引進。買人家的東西,我們如何付賬?除了擴大外貿出口以外,我們也可以考慮采用國際上通行的經濟貿易往來方式……在發展對外經濟關係上,必須解放思想,多想點子,開拓路子,絕不能自我封閉,自我禁錮,作繭自縛,貽誤時機。

(《穀牧回憶錄》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由於考察引起的反響和帶來的效果,中央又相繼派出各部委組成代表團到美國、日本、西歐各國進行考察訪問。據不完全統計,從1977年7月到1980年6月三年間,除中央領導同誌出訪活動外,中央派出的部委代表團達360次,科教經貿代表團472次,幾乎每兩天不到就有一個代表團啟程前往國外。這些代表團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增加了改革開放的動力。

1978年以後,國內轎車需求急劇上升,大量進口使得國家外彙儲備捉襟見肘,1978年,外彙儲備僅剩1.78億美元,還不夠一個月的進口支付。鑒於供給與需求的巨大矛盾,1978年6月,國家計委、經委和外貿部聯合向國務院上報《關於對外加工裝配業務的報告》,提出開展對外加工裝配業務,準備引進一批機電產品裝配線,其中包括一條轎車裝配線。國家計委當時的想法是,引進轎車裝配線,一是減少進口以節省外彙,二是爭取出口以換回外彙。對此,德國大眾公司董事長哈恩在其自傳中說:

當時中國考慮的不是建立自己的轎車工業,因為那時的中國,私人轎車是一種奢侈品,國內沒有哪個私人享受得起。中國人要利用國內低廉的人力成本進口汽車部件來裝配汽車,靠出口成品汽車來獲得迫切需要的外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