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月(1 / 1)

留曰學生機場刺母

焦點:刀鋒下的代際溝通

【點評】藥家鑫殺人與留日學生機場刺母,接連發生的這兩起案件,似乎都可以用“激情殺人”來為之辯護。彈鋼琴的大學生、留學海外的大學生,麵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乃至有養育之恩的生身母親,居然痛下殺手,無怪乎社會輿論似乎一麵倒地指向“冷血”、“殘酷”,甚至將批判的矛頭對準了藥家鑫、汪某身後的一整代人。一代人有一代人麵臨的問題,我們本不應該過度渲染這一代年輕人所承受的社會壓力。但是,當這一代人即將成長為社會的主力軍,他們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不可否認的是,多元化的價值觀,理想與實際的背離,書本知識與社會經驗的脫節,讓他們麵對真實社會時極度缺乏安全感,在麵臨突發事件和心理壓力時無所適從。當然,他們的父母,作為上一代人,麵對當下社會,同樣也麵臨著困惑與苦惱。那麼,我們應該檢討的,就不再是哪一代人的心理疾病,而是整個社會的心理疾病了。

清華百年校慶

焦點:拿什麼來祝福你,我的母校?

【點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老同學聚會就變成了拉關係、找路子、談生意、請托、搞婚外情的大會。校慶隻不過是一個更高級的、更大規模的、由學校主辦的同學聚會而已。而清華校慶則是超高級的、超大規模的、由名校主辦的大會而已。以前,校慶會邀請所有畢業生參加。後來,校慶隻給某些畢業生發邀請,但所有知道的想來的畢業生也還是可以來。現在,校慶隻給有用的畢業生發邀請,且沒有邀請的畢業生就不要來了。來了也不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