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摸 用手觸摸西瓜,手感硬而光滑的是熟瓜;不光滑、輕而澀的是生瓜。
5.看 瓜皮光滑鮮亮,紋形清晰,無白毛,瓜底呈橘黃色者為熟瓜;瓜皮色澤不鮮亮,紋路不清晰,瓜柄呈青綠色兼有細茸毛者是生瓜;瓜柄枯萎的是死秧瓜。
6.沉水 把西瓜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麵上的是熟瓜;沉入水底的是生瓜。
食材巧保存
大豆的三大貯存法
1.暴曬過篩法 大豆在存放前,應放在日光下連續暴曬幾次,並篩出雜質和害蟲。冷卻後,裝入塑料袋內密封貯存,可防黴防蟲,延長保存時間。
2.沸水浸泡法 存放前,將大豆浸泡在沸水中,快速攪拌半分鍾,倒入冷水中冷卻。濾幹水分後,在陽光下暴曬,使其徹底幹透,然後裝入罐壇中,並放上幾瓣大蒜,可保存一年以上。
3.密封保存法 將曬好的大豆冷卻後裝入密封的空瓶子裏,然後蓋緊蓋,存放在陰涼處,可預防大豆生蟲、發黴。
速凍食品保存“五不要”
1.不要放在冰箱冷藏箱裏儲存。
2.不要將包裝破損或已拆封的速凍食品直接放入冷凍室,應在包裝外加個塑料袋,並紮緊袋口,以免產品幹燥或脂質氧化。
3.不要將已解凍過的食品再次冷凍。
4.不要將冷凍室放得太滿,以免影響室內冷氣對流。
5.不要將速凍食品存放太久。
蛋類保存的原則
由於蛋類自身條件,如蛋殼的孔隙、胚胎的發育,以及在搬運中的撞擊,都可能使蛋受到汙染,促使蛋白質變質。由此可見,蛋類保存的原則是:防振動、破損,阻止微生物侵襲,降低溫度,控製胚胎的發育等。
常用的方法是用鹽醃製蛋,這樣可以提高蛋品的滲透壓,阻止胚胎發育,防止細菌生長。比如說製成鹹蛋、鬆花蛋等,就是不錯的選擇。
食材巧處理
處理蔬菜的注意要點
蔬菜品種繁多,原料搭配複雜,一般來說都需經過擇除處理和洗滌處理。擇除處理就是去除黃葉、老葉、爛葉、泥塊以及不能、不宜食用的部分;洗滌處理就是把擇除處理無法清除掉的泥沙、雜物以及異味等洗滌幹淨。不同種類的蔬菜其處理方式略有不同。
1.葉菜類 白菜、菠菜、油菜、韭菜等,應先去根、去老葉,然後再洗淨。
2.根莖類 土豆、冬筍、山藥、洋蔥、芹菜等,要去根、去皮、去蒂,然後洗淨。
3.果實類 板栗、核桃要去殼去皮,冬瓜、南瓜、苦瓜要去瓤、去子、去蒂,然後用清水洗淨。
4.豆類 扁豆、蠶豆、四季豆等要去豆莢、去老筋,然後洗淨。
內髒的洗滌處理
1.肚腸的洗滌 豬肚用冷水內外反複搓揉洗滌,刮去黏液,再用清水衝洗幹淨即可;牛肚、羊肚可用醋洗滌,將黑膜刮淨,洗滌幹淨後冷水下鍋焯燙,取出後再用鹽和醋揉洗,最後用清水洗淨。
2.肺的洗滌 宜采取灌水衝洗。肺葉的氣管和支氣管組織複雜,肺泡多血汙,不易清洗幹淨。因此,洗肺時應將肺管套在水龍頭上,水灌入後肺葉自動擴張,血汙隨之流出,灌至肺色轉白,再下冷水略焯燙,取出後切開肺管,清洗幹淨即可。
3.舌的洗滌 一般用開水浸泡,至舌苔發白,刮淨白苔,洗淨即可。
4.頭、腳、尾的洗滌 先放在火上燒盡表皮的餘毛,再放入冷水中浸泡刮淨。
哪些食物部位不應丟?
很多情況下丟掉的一些食物“廢料”,其實是很好的營養佳品。
1.芹菜葉 許多人吃芹菜時,往往將葉子丟掉隻保留莖。其實,芹菜葉含有的營養遠遠超過莖,如胡蘿卜素的含量是莖的88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莖的13倍。丟掉芹菜葉未免太可惜。
2.魚鱗 魚鱗中含有極為豐富的卵磷脂,它是促進大腦發育、延緩智力衰退的重要物質。魚鱗中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及抗癌物質,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魚鱗可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濾去廢渣,待湯水冷卻凝結成塊,再拌入各種調料製成小吃。
3.魚卵 魚卵含有卵清蛋白、球蛋白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4.橘皮 橘皮具有理氣化痰的作用,能治療咳嗽多痰、腹悶腹脹、反胃嘔吐等症,還可製作成橘皮絲糖等風味小吃。
食材巧烹調
烹調中食物營養素有哪些變化?
在烹調過程中,食物的蛋白質、脂肪、澱粉、礦物質、維生素等均會發生一係列的物理、化學變化。這些變化有些能增強食物的色、香、味,並使之更容易消化吸收;有的則可能使一些營養素遭到破壞,降低食品的營養價值。
1.蛋白質 蛋白質受熱凝固,不溶於水,卻變得易消化。但蛋白質過度受熱後變性程度加重,使菜肴營養價值降低,如烤焦的肉、炸老的雞蛋等。
2.脂肪 動物脂肪組織受熱後一部分分離溶出,但過度受熱會發生氧化分解,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過氧化脂質;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高熱下會發生聚合反應,使脂肪酸遭受破壞營養價值明顯降低。因此油炸食品時,油脂溫度不宜超過250℃。
3.澱粉 澱粉受熱發生糊化,黏性增大,易於消化吸收。單糖結構中的烴基,在高熱過程中可與氨基酸結合,生成赤褐色的黑色素,使糖焦化,對食用價值有一定影響。
4.礦物質 動植物食品中的礦物質,受熱後隨組織內部的水分一同溢出。如骨頭煮後,其中的鈣、磷等大部分溶入湯中。鈣在酸性條件下易被解析,遇醋酸後產生醋酸鈣,可以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因而糖醋魚、糖醋排骨等,都是提高營養價值的烹調方法。
5.維生素 食物在烹調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受到的破壞和損失比其他營養素大,而脂溶性維生素損失較少。
熬出美味湯的學問
1.選料要精細 選料是熬好鮮湯的關鍵。要熬好湯,必須選鮮味足、異味小、新鮮的原料。通常選擇豬肉、羊肉、雞、鴨、魚等蛋白質豐富的食材。
2.炊具要選好 熬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瓦罐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強、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使熬出的湯味道香醇、肉質酥爛。
3.火候要適當 熬湯要大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把食材中的含氮浸出物等鮮香物質盡可能溶解出來,使熬出的湯更加鮮醇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