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滋補、營養……美味的湯粥將家人的健康和幸福都暖暖地融入其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飲湯喝粥的美食生活不僅要注重食材的選擇,更需要營養的合理搭配,做個會煲湯熬粥的高手吧!
何謂煲燉
1.煲
煲,就是長時間、小火煮,使食材直接受熱的烹調方式。煲煮所選用的材料,一般體積較大,除了主料外,配料也較多。由於烹製時間較長,多樣材料一般已煮爛,彼此的香氣與鮮味相互融合,湯汁濃鬱香醇。
煲湯時一般需要加蓋,且以小火煮到食物軟爛為止。另外在容器選擇上,一般利用沙鍋、陶罐等保溫性強的器皿,以免湯汁快速揮發減少,並能凝聚食物香氣,使湯的口感格外濃鬱。
2.燉
燉,通常是將材料放入水中煮,燉出的食物軟嫩且富有彈性,湯汁清爽。
燉品可以反複煮,且不受到火候限製,在電飯鍋、沙鍋、陶罐中燉煮,均能煮出美味燉品。燉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一定要加開水,這樣不僅能使燉出的湯菜味道更鮮美,還有利於保護鍋具,延長鍋具的使用壽命。
燉煲禁忌
1.忌中途添加冷水,因為正在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蛋白質不易溶解,使湯失去原有的鮮香味。
2.忌早放鹽,因為早放鹽能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從而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外觀不美。
3.忌過多放入蔥、薑、料酒、醬油等調料,以免影響湯汁本身的味道,或使湯色發暗、混濁。
4.忌讓湯汁大滾大沸,以免使原料破碎,使湯變混濁。
熬製老湯有方法
老湯,是指使用多年的鹵湯煮製禽畜肉得到的湯汁。老湯的時間越長,其內含有的營養成分、芳香物質越豐富,煮製出的肉食越鮮美。想要熬製出濃鬱鮮美的老湯,需要掌握以下幾個步驟:
1.第一鍋湯即燉煮雞、排骨或豬肉的湯汁。除主料外,還應加入花椒、大料、胡椒、丁香、陳皮、草果、小茴香、桂皮、薑、鹽、白糖等調料。最好不要加蔥、蒜、醬油、紅糖等調料,以利於湯汁的保存。調料的數量依主料的多少而定。將主料切小塊洗淨,放入鍋內,加上調料,添入適量清水,煮熟主料後,將肉撈出食用,揀出調料,濾淨雜質,這時所得的湯汁即為製作老湯的第一鍋湯。
2.將第一鍋湯盛於器皿中,涼涼後放入冰箱保存。第二次燉雞、肉或排骨時,取出倒在鍋中,放主料,適量添加煮第一鍋湯時所用的調料,再添適量清水燉煮。主料後熟,依前法留取湯汁即可。如此反複,就可以得到老湯。這種老湯燉出的肉,味道鮮美,口味濃鬱豐富。
值得注意的是,保存老湯時,一定要去除湯中的雜質,涼透後放入冰箱保存。盛器最好用搪瓷類。容器要有蓋,外麵再罩上塑料膜。
燉煲的常用健康食材
1.海帶
海帶性寒味鹹,有化痰、降脂等功效。適宜高脂血、冠心病、動脈硬化病人食用。另外,海帶富含鈣、碘等礦物質,對於預防佝僂病、骨質疏鬆等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2.白蘿卜
白蘿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具有促進消化,加快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的作用。中醫認為白蘿卜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具有補氣潤肺的功效,為食療佳品。
3.蓮藕
蓮藕性甘溫,可以補心生血、健胃開脾、滋養強壯、清熱潤肺。蓮藕配以豬瘦肉或豬骨頭一起煲湯,再加入適量綠豆,可以解暑排毒,是一道不錯的養生佳品。
4.竹蓀
竹蓀屬於堿性食品,長期食用能調整中老年人體內的酸堿平衡和脂肪酸的含量,具有降血壓的作用。此外,竹蓀還可以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脂肪的堆積。
5.菜幹
菜幹是用新鮮的白菜曬製而成,富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具有清熱益腸、補血生津的功效。
湯的種類
湯的種類繁多,做法多樣,材料也是五花八門。湯是炎熱夏季不可缺少的飲食品種,不同的湯品具有不同的營養功效。以下就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湯品種類:
1.清湯
清湯通常加熱時間較短,湯汁清淡不混濁,保持了食物原有的滑嫩口感。因材料加熱的時間不長,所以材料的鮮味無法完全釋放在湯裏,因此需要用輔料來提味。家常的青菜豆腐湯、蛋花湯等,都是清湯的代表。
2.高湯
高湯一般是用來佐味的湯底,選用的材料主要有豬骨、雞骨和魚骨三種。豬骨較油膩、體積大;雞骨湯汁清爽,但材料用量較大;魚骨鮮美,但處理不好會有腥味。製作高湯的材料各有利弊,應考慮其不同的特性,揚利弊害,才能熬出美味高湯。
3.濃湯
濃湯是以高湯為湯底,添加各種材料一起煮,再用澱粉勾芡,讓湯汁濃稠。常見的有玉米濃湯、香芋濃湯等。
4.甜湯
甜湯味道甜美、製作簡單、選材多樣。紅豆、綠豆、花生、芝麻、核桃等都是製作甜湯常用食材。甜湯大多具有養顏美容、滋補潤肺的作用。
5.羹湯
與濃湯不同的是,羹湯所用的勾芡粉料主要是澱粉或玉米粉,且用在羹湯中的材料必須切細或切碎。羹湯的材料需煮至軟爛,以免勾芡後黏在一起。常見的羹湯有海鮮羹湯、肉羹湯等。
粥的養身功效
1.調養腸胃
粥一般為流質或半流質食品,熬煮軟熟的粥入口即化,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者、兒童及老年人食用。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平日多喝粥,能很好地調養腸胃。
2.預防便秘
現代人的飲食往往比較精細,再加之缺乏運動,容易出現便秘。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多喝粥,不但能果腹止饑,還能為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預防便秘。
3.增強食欲,補充體力
生病時常常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澤鮮豔又開胃的小菜,既能促進食欲,又可以補充體力。
4.美容養顏
養顏美容是許多女性對粥品青睞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粥品,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例如:番茄玉米粥可以潤膚,花生杏仁粥可以祛皺,百合綠豆粥可以排毒,芝麻核桃粥可以護發,蘋果蔬菜粥可以瘦身,銀耳木瓜粥可以豐胸等。
5.延年益壽
喝粥可以延年益壽,五穀雜糧熬煮成粥,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是很好的保健養生良方。
煮粥的學問
煮粥雖然簡單,但也有竅門。想做出美味可口、營養健康的粥,這些關鍵不容錯過:
1.關於原料
五穀雜糧是粥的主要原料,糯米、小米、玉米、薏米、粳米等都是最常見的粥品食材。另外,栗子、紅薯、紅棗、山藥、銀耳、花生、葡萄幹、蓮子、百合、杏仁、桂圓、核桃也是常備原料。但煮粥時,添加不同食材的時候要注意食材的下鍋先後順序,不易煮爛的先放。如豆類、澱粉含量高的原料先放,花生、藕、百合等快熟時再放。有的食材需要提前處理一下:蓮子要先去心,杏仁、核桃最好先水泡去皮,薏米下鍋之前要先浸泡等。
2.水的掌握
煮粥時,用水也很關鍵,用多少水、用什麼水都是影響粥品口感的重要因素。人們通常習慣冷水煮粥,其實正確的方法是用開水煮粥。冷水煮粥容易糊鍋,開水下鍋就不會存在這種現象,而且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另外,煮粥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盡量不要中途添水,否則會影響粥的黏稠度和濃鬱香味。
3.掌握好火候
除了上述的因素外,火候也是影響粥品的重要因素。
一般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煮約30分鍾。不同火候煮出的粥,味道也各不相同:大火煮肉類粥,不油不膩、清新可口;小火煮綠豆粥,清熱降火、清香適口。
4.把握好時間
煮粥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粥品的好壞。粥熬煮的時間過長,雖然利於消化,但由於煮得過爛,影響外觀;粥熬煮時間過短,食材不易完全熟透,食用後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一般而言,老人、兒童、消化功能障礙者適合吃熬煮時間較長的爛粥。
5.器具的選擇
煮粥宜選用熱穩定性好的陶瓷製品或沙鍋,盡量少用鋁製器具。
玉米豬排湯
營養分析
熱量2965千卡★★★★★
蛋白質195.3克★★★★★
鋅20毫克★★★★★
煙酸58.6毫克★★★★★
材料
豬肉排1000克,玉米300克。
調料
蔥段10克,薑片10克,鹽適量,料酒少許。
做法
1.排骨洗淨,剁塊;入鍋,加水煮開撇去浮沫,撈出。
2.玉米去皮、去須,搓成小粒。
3.沙鍋內放水,將排骨放入鍋內,放薑片、蔥段一起放入鍋中,滴入少許料酒,點火;待沙鍋內水煮開後,轉小火煲約30分鍾,再放入玉米粒,一同煲約15分鍾,去掉薑片、蔥段,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小提示:選擇豬肉排是因為即可以喝湯,又可以吃肉,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燉湯。
花生蓮藕排骨煲
營養分析
熱量3008千卡★★★★★
★★★★★脂肪229.8克
鋅30.2毫克★★★★★
維生素C134毫克★★★★★
材料
豬排骨800克,花生米100克,蓮藕300克。
調料
鹽8克,薑片10克,料酒10克,味精、胡椒粉、香油各少許。
做法
1.排骨洗淨,剁段,鍋內放水燒開焯水後撈出,待用;花生米洗淨;蓮藕洗淨,切滾刀塊。
2.鍋置火上,放油燒至五成熱時,下薑片煸香,再倒入排骨炒幹水分,烹入料酒炒香,加入清水、花生米、蓮藕;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裝入沙鍋內,用小火燉至排骨、蓮藕軟爛時,放鹽、味精,撒胡椒粉、淋香油即可。
兩豆排骨湯
營養分析
熱量2098千卡★★★★
蛋白質129.3克★★★★★
鐵44.5毫克★★★★★
膳食纖維19.4克★★★★
材料
豬排骨500克,海帶200克,紅豆、綠豆各100克。
調料
老薑20克,鹽適量。
做法
1.紅豆、綠豆洗淨;老薑洗淨、拍破;海帶切片,下沸水鍋中煮10多分鍾,撈出後放清水中浸泡。
2.排骨放沸水鍋中焯水,去血沫後撈出。
3.煲鍋中加水燒熱,將排骨、紅豆、綠豆、海帶放入鍋中,用大火燒沸後放薑,改小火燉1個半小時;放鹽後改中火煮約5分鍾即可。
冬瓜排骨湯
營養分析
熱量2250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