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調研文秘工作(一)(1 / 3)

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哪些原則?

(1)要有正確的態度。為了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必須具有正確的態度和良好的作風。首先,要有虛心的態度。認真聽取對方陳述情況,而後進行分析比較。不要因不合自己的心意,就隨意打斷或讓其終止談話,也不能因對方的觀點與自己不同,就隨便否定對方的觀點。其次,要有全麵的觀點。在選擇調查單位時就要注意其代表性和廣泛性,要盡可能多去類型不同的單位。另外,還要注意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主觀性和片麵性。第三,要有認真的精神。要摸清真實情況,而後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分析,不經過一番艱苦、細致的努力是難以做到這一點的。第四,要有求實的作風。調查研究既是尋找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也是使事物創新發展的前奏曲。如果我們一味地看書本上怎麼說,看領導人怎麼說,看文件、報紙上怎麼說,就不可能尋求到新思想、新觀念,事物也就不可能向前發展。

(2)要充分占有材料。采取正確的方法,掌握全麵係統的材料,是貫徹實事求是原則的具體體現。如果我們調查的材料不全麵、不係統,難免會以偏概全,得出錯誤的結論。要充分占有材料,既要深入實際,親自觀察,親自動手,直接獲取第一手材料,又要通過看文字材料、統計數字,聽取別人口頭彙報等方式獲取第二、三手材料,第一手材料是基礎,第二、三手材料可以進一步補充和印證,二者相輔相成。

(3)堅持正確的調研方法。深入實際進行調查和對所獲取的材料、意見、情況進行研究處理,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觀察和思維方法。要堅持正確的方法,必須運用全麵的、聯係的、發展的、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分析問題。在調查中,還要防止隻顧一點,不及其餘的做法。因為任何調查都是帶有一定目的性的,總是有側重點的。但如果隻顧一點,不及其餘,就會使調查重點成為片麵性的東西,形成片麵性的調查結果,從而失去事物本來麵貌。

調查研究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1)選擇調查研究課題。選題是調研活動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定選題時要優先考慮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具有同期性、重複性的工作和經常發生矛盾的例行性問題。二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三是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四是新經驗、新事物、新人物、新事件。五是上級部署的問題。

(2)對所選課題進行初步調查。這種調查不是正式調查,一般調查的範圍不大,涉及的人不多,以文獻資料分析為主要形式,以實際調查為輔助方式,對調查結論要求也不高,隻求對課題有個大致了解。

(3)提出研究假想。其目的是為調查研究提供指導。一是從實際經驗中推出研究假設。二是從原有的結論中引申和發展。三是靠自覺和猜測。

(4)製定調查研究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麵內容:一是調查研究的指導思想、主要目的、具體任務和基本要求。二是調查研究的對象、範圍、方式以及時間、步驟、進程。三是調查研究的組織領導、人員分工和具體要求。

(5)編製調查研究提綱。它是根據調研計劃製定的。一般包括調查研究的題目、範圍、項目、內容、對象、方針、要求和注意事項等,要有綱有目,防止遺漏。

(6)學習有關方針政策。調研前要學習有關方針政策,明確指導思想,熟悉相關資料,為調研打好基礎。

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普遍調查法。又稱全麵調查法,是指對調查對象的總體所包括的所有單位和要素進行逐一調查,以便掌握一定時間和條件下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就一般情況來說,普遍了解和把握的情況更為詳盡和完整,可以避免抽樣調查中的同樣誤差,對於了解全麵情況,

把握某一類現象的總體,以便作出基本的數量估計,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工作。但全麵普查工作量大、範圍廣,調查對象始終處於變動狀態,所以,在調查中容易出現重複、遺漏、登記誤差等問題。

(2)典型調查法。典型調查法,是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現象進行調查研究,從中找出一般性結論的方法。典型調查的特點是範圍小、單位少,能夠對所要研究的問題做比較深入透徹的了解,掌握大量活生生的典型事例,同時又節省時間和人力、財力、物力,可用較小的代價獲取較大的效益。運用典型調查法的關鍵是選好調查對象,即選好點。選擇典型通常的做法:一是擇優(劣)選點;二是劃類選點;三是適中選點。

(3)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是調查者根據調查目的設計一份調查問卷,然後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請被調查者對問卷進行筆答或由調查者通過訪問代為填寫,最後回收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得出結論的一種調查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調查研究方法。問卷調查的優點在於:能夠用較少的經費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查,所取樣本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問卷分結構式問卷和非結構式問卷兩種。結構式問卷提出的問題是封閉性的,答卷者隻要在多種選擇答案中選定畫出即可。非結構式問卷提出的問題是開放性的,答卷者可以自由作答。這兩種問卷各有利弊。為了解決結構式問卷表達範圍狹窄和非結構式問卷結構鬆散等問題,通常采用一份問卷中二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型問卷。

(4)抽樣調查法。抽樣調查法,是從被調查的對象中抽取一部分樣本作為總體的代表並對其進行調查,以對其研究的結果來推論總體的一般情況的調查方法。樣本是指被作為總體代表的那部分調查單位。此種方法適合於那些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進行普查的事物。決定抽樣調查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是所抽樣本是否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5)個案調查法。個案調查法,是依據共性寓於個性之中的原理,在研究對象的總體範圍中選取個別研究對象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個案調查範圍較小,通常隻調查一個人、一個家庭或一個單位。要求選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個別案例作為調查對象,收集有關調查對象的一切資料,包括一些看起來非常瑣碎而微不足道的小事,然後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研究,以期取得對調查對象總體有透徹的了解。個案調查的優點在於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方法不拘一格,形式多樣,調查時間和活動安排有一定彈性。個案調查往往作為抽樣調查的探索性研究或作為抽樣調查的補充。

(6)專題調查法。專題調查法,是指對實際工作中的重要的經驗,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政策,重要的思想,重要的批評、建議等方麵的專題調查。它一般是為了向上級彙報、供本單位領導同誌研究或為製定、貫徹、修改某方麵政策的需要而進行的。進行專題調查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所選問題必須是實際工作中的關鍵性問題,弄清這些問題,弄清政策的、思想上的是非,對於指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二是從事這方麵調查的人要有一定的理論、政策水平,要有必要的專業知識,掌握必要的資料。三是既要了解現實狀況,又要了解背景情況,既要掌握麵上的一般情況,又要掌握一定數量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四是進行揭露和批評性問題的專題調查時,一定要把事實核對清楚,分析判斷一定要準確,是非和責任一定要分清。

(7)重點調查法。重點調查法,是在調查總體中,選擇一部分在其中起主要和決定作用的單位,作為調查點進行調查的方法。它們不隻局限於個別典型單位,也不是根據總體分布的特點隨機抽取的,而是取決於它們在所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是否占有絕大的比重。這些重點單位在總體中雖然隻是一部分,但卻應該能集中反映研究對象的主要特征。進行重點調查的關鍵是選擇重點單位。

(8)彙報調查法。彙報調查法,是上級請下級彙報某些情況,從中了解有關情況和問題的一種方法。它是座談調查法的一種間接形式,通常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效果。運用這種方法一般要求聽取彙報者謙虛謹慎,不帶框子,不定調子,交代來意,提出問題,簡潔明了,真誠希望大家提出參考性意見,鼓勵大家發言,善於對漫無邊際和離題的彙報加以引導,不輕易反駁彙報人的意見。要求彙報人最好掌握第一手資料,對要彙報的問題有自己的見解,並敢於直言,實事求是地如實彙報情況,對客觀事實和存在問題不隱瞞、不歪曲、不誇大也不縮小。如果調查雙方出於公心,尊重事實,不但可以得到信息,還可獲取“優化信息”,對雙方都有啟迪。

(9)個別訪談法。個別訪談法亦稱個別訪問法,是調查者單獨找被調查者麵對麵地進行交談、討論,了解有關情況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一段時間裏訪問一個或幾個人,對某些不便於在大庭廣眾下交談的問題進行係統的一次或多次反複調查,對深入了解情況,全麵係統地研究問題很有好處。個別談話的對象,一是領導,二是當事人,三是知情人。運用個別訪談法通常的做法是:到一個單位去,先找這個單位的領導,了解有關情況的大致輪廓,然後再根據需要找當事人和知情人逐個交談。運用個別訪談法,通常要求:一是訪談前必須設計方案,擬定調查提綱。二是要千方百計取得訪談對象的信任和理解。三是訪談時要抓住要點,按預定計劃進行,防止偏離訪談提綱。四是訪談即將結束時,要檢查訪談記錄,以免遺漏重大的問題。

(10)書麵調查法。書麵調查法,即對某些問題采取發函等方法進行詢問和調查的方法。這種調查應注意:一是要一函一事,主題突出。二是要語言表達準確,用詞要適合公文要求。三是要標明密級、回複時間、聯係單位、聯係人、電話及電傳電掛號碼。四是要署名並加蓋公章。書麵調查方便、經濟、省力,但不適宜密級高、時限緊、影響麵大的問題。

(11)現場觀察調查法。現場觀察調查法,即調查人員親臨現場進行實地考察。現場觀察分為參與式觀察和非參與式觀察兩種。現場觀察要注意現場的真實性,防止事前布置,弄虛作假。隨同領導人進行實地觀察,不要事先通知,以免事前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