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調研文秘工作(二)(1 / 3)

協調活動的程序有哪些?

(1)收集和分析情況。就是將涉及協調事項的所有情況以及在各種情況下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詳盡的分析。首先,要把涉及該事項的各種情況,包括曆史的、現實的、上級的、下級的和左鄰右舍的情況收集齊全。其次,要對這些情況和材料進行分析鑒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凡是對該事項有價值的材料都要列出目錄,以備查考研究。在分析情況過程中,對領導精神一定要吃透,並且作出正確的判斷。

(2)擬定方案和目標。就是根據協調事項的不同情況預先製定協調方案,確定協調目標。一是對事項以及事項涉及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確定在何種情況下采用何種協調方法。二是擬定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時間、地點、內容、參與人員等幾個部分。最後是明確目標,即明確協調該事項所要達到的結果,以便協調工作結束以後進行評價。

(3)確定人選。就是根據協調的內容和協調對象的不同層次,確定符合該事項身份的人員參與工作。總的要求是協調人員與協調對象相稱。

(4)選定活動媒介。就是根據協調內容選擇適當的信息交換方式。有的需要背靠背協調,更多的是要麵對麵協調。協調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內容需要召開會議進行商議,有的內容需要促膝談心友好解決,有的內容需要文書來往進行調解,有的內容則用電話就可以協調解決了。會議協調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會議規模較大,有的則較小,有的需要會前先與有關方麵達成協議後再開會協調,有的則需要幾上幾下經多方征求意見後再召開會議協調敲定。總之,要根據協調的內容合理選用協調工作的活動媒介。

(5)選擇時機。就是選擇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協調工作效益的機會。時機選擇得好,就能收到預想的效果;反之,就會收效甚微,或者可能為下一步協調工作投下陰影,設置障礙。

(6)選擇地點。協調工作的地點一定要因事因人而異,作為協調工作的主體來講,切不可有居高臨下之勢,最好能夠屈駕拜訪客體,以示尊重。

(7)進入角色。就是協調人員依據協調方案,應用自己的知識才能努力塑造自己乃至組織形象。進入角色以後,還要將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失原則,又靈活處理,以達到協調事項順利妥善解決的目的。

協調工作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1)示意協調法。示意協調法是通過示意性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使組織成員以最佳精神狀態致力於組織目的的實現。

(2)強製協調法。強製協調法是使用紀律實施約束,即管理主體通過一定的紀律規範來影響和約束管理客體的方法。

(3)係統協調法。係統協調法是把政黨作為一個係統加以考察,用整體的觀點、全局的觀點去協調和處理係統與子係統之間關係的方法。

(4)權責分配協調法。權力與責任成正比,隻有權責統一,才能避免權責摩擦或推卸責任,便於實現協調。

接待有哪些禮儀要求?

(1)熱情接人、禮貌待客。無論其年齡大小,無論其身份地位如何都應持熱情態度,禮貌接待。

(2)接待中的迎、送、會見、陪同、住宿、宴請等項工作,都要本著對等原則,簡樸大方,不鋪張浪費,不搞形式主義,並注意尊重被接待者的民族風俗和習慣。

(3)在政策允許和條件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滿足被接待者的要求。

(4)嚴格保守黨和國家機密,對機密事項必須做到守口如瓶。

(5)在外賓接待工作中,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維護民族尊嚴,嚴格按照黨的方針、政策和有關規定、法令辦事,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同時,反對大國主義,注意平等相待,尊重外賓的風俗習慣,做到舉止端莊大方、不卑不亢,講究文明禮貌。

(6)對事先有約的來賓,接待人員要詳細擬定接待工作計劃和安排接待程序以及有關活動。

接待個人來訪的禮儀和方法有哪些?

接待個人來訪者,一般有三個步驟:迎接、交談、送別。在迎接來賓時,常見的禮儀表現在介紹、握手、讓座、送茶、接收名片等方麵。

(1)介紹。是不相識雙方彼此認識的一種手段。介紹分為自我介紹和他人介紹兩種。自我介紹就是自己介紹自己的情況,包括自己的姓名、身份等。在自我介紹時應簡明、謙虛。當有來賓時,應當起身相迎,然後再作自我介紹。

(2)握手。是最常用、最簡單的一種禮節。在與他人握手時,應當注意:與同性者握手,尤其是男性之間的握手,應當有力;異性之間,輕輕一握則可;遇到上級領導或身份較高的來賓,則應見機行事,若其有意與你握手,則握,反之,則不要勉強。

(3)讓座、送茶。自我介紹握手後,應請來賓坐下,接著送上水或茶。若是外賓,應先問其是否需要或要什麼,然後按其需要送上。

(4)接收名片。來賓遞過名片,應雙手接,並以不低於胸部的位置收下(或看後放在辦公桌上)。收下後應認真看名片,不清楚如何讀對方的姓名,應先問一聲。要學會記住客人的名字,切忌當著客人麵在其名片上記事。

(5)交談。能自然與來賓交談是必須具備的一種本事。交談最主要的是引出話題,讓來賓先開口,以便自己明白來訪者的目的、意圖。對於不善言談的來賓,要善於啟發;對健談者,則需引導來賓直達主題,以免浪費時間。交談時要表情自然,語氣平和,聲調不要太高,可以輔以手勢,切忌動作幅度太大或用手指人、拍打、唾沫四濺。

(6)送別。來賓離開時,應送客人出門或送到乘電梯處;幫客人檢查有無遺忘的東西,代提重物;送別時,應目送其消失後再離開,不要表現出急於離開的神情。

接待團體來賓的程序與方法有哪些?

(1)接待前的準備工作。首先,掌握來賓的情況,包括來賓的人數、性別、身份、任務以及有何具體要求;前來的路線和交通工具;抵離時間;來賓的生活習慣。其次,預備和檢查接待室。第三,製定接待計劃或接待方案和活動日程草案。第四,準備交通工具。第五,與有關部門聯係,這些部門包括有關接待單位,公安、鐵路、民航、宣傳報道單位,文藝演出單位等等。

(2)接待中的工作。迎賓工作。負責接待團體來賓的秘書應陪同領導人到機場、車站或碼頭迎接客人。在見麵自我介紹後,為其領導人作介紹時,應注意把地位低的人介紹給地位高的人;把男性介紹給女性;把主人介紹給客人;把年輕人介紹給年長者。介紹時應把姓名、職務說清楚。

宴請工作。宴請是交往中最常見的交際活動之一。采取何種形式,應視活動的目的、對象、人數、開支等因素而定。負責宴請工作的人員應做的工作是:落實宴請時間、地點、人數,安排坐席,訂菜單,布置場地,準備餐具,準備領導人的祝酒詞。宴請時,領導人在門前恭候,照料客人入座,並主動與鄰座的來賓交談,盡量使來賓輕鬆愉快。若與領導人同席,則談話不宜過多,以免影響領導人與來賓的談話。

組織活動。組織活動是接待團體來賓的中心任務。負責接待的人員應做好各種活動的安排工作。在組織活動中,應做的工作是:確定活動項目,包括活動的內容、形式、時間、地點、交通工具的安排等,對以上工作做出詳細安排計劃並逐一落實。在活動中要做好陪同、介紹情況、攝影等工作。

(3)送別時的工作。包括預訂車、船、機票,協助來賓結算食宿賬目,幫助來賓托運行李;在可能的情況下幫助聯係離開本單位後的活動。送別時應與客人一一握手告別,表明希望再見,並祝旅途平安、愉快。

處理群眾來信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1)拆封。收到群眾來信,應當日拆封,不能拖、壓,不能過夜,以免耽誤辦理時間。拆封後,即加蓋收信日戳,及時閱辦。如當日收信較多,一天無法辦完,也要將所有來信先簡單瀏覽一遍,以免漏掉急信,耽誤大事。拆封時要注意以下事項:①隨信寄來的各種證件、現金要專項登記、妥善保管,切勿遺失。②來信缺張少頁的要注明,即原信件中標明的頁碼數和實際所收信的頁碼數要相符,如果不符,就要立即注明。發現誤投的信要及時和發信人聯係。③要保持信封和郵票的完整,以佐證投信的時間和地址。④信封與信紙一並裝訂,如屬上級機關或其他部門轉來辦理的信件,隨信附有轉辦單的,應將轉辦單一並裝訂起來。

(2)閱信和登記。拆封後就要認真地看信,掌握信中的全部內容,經過綜合分析,提煉出信中反映的主要問題,並弄清問題的性質,然後確定處理方法。最後把這些逐項摘記在登記簿或登記卡上。需要注意的是,看信一定要認真。群眾來信各式各樣,有的字跡潦草模糊,有的內容陳述不清,有的篇幅冗長,這就要求閱信人一定要認真,否則很難把握信中內容,更難找出反映的主要問題。另外摘記的內容一定要準確、簡明,切不可洋洋萬字,記錄太多,也不可草草幾句,摘記太短。對於再次來信,如果內容與前信相同,可在前信的登記簿(卡)上記上這次來信的日期,如果有新內容,則要添記下來。

(3)呈批或發函交辦。在基層單位或來信不多的部門,全部來信都要送主管信訪工作的領導人閱批,在群眾來信量較大的領導機關,具體處理來信的工作人員要注意選擇重點來信,提出處理意見,送領導同誌閱批,或發函轉有關單位處理。對於反映帶有政策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的重要信件,要及時研究整理以《信訪摘報》或專題報告等形式印發有關領導或部門參閱。送領導閱批的重要來信,要填寫“呈閱箋”或“請示報告單”。填寫時,要字跡清晰,簡明扼要,不失原意。然後連同原信及時呈遞領導同誌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