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新案例】1(1 / 2)

【案例一】“兩推一述四公開”選人用人

改革幹部選拔任用方式,是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措施。2009年以來,湖北省蘄春縣在幹部選拔任用中全麵推行“兩推一述四公開”辦法,“兩推”,就是通過首次會議推薦和二次會議推薦產生候選人;“一述”,就是被推薦候選人述職;“四公開”,就是公開民主推薦結果、公開考察對象、公開考察結果、公開擬任幹部基本情況,真正把幹部選拔任用的權力交給群眾。

(一)實行“兩推一述”,擴大黨員群眾參與度

隨著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幹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學化、規範化進程不斷加快,但“在少數中選人”、“由少數人選人”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黨員群眾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四權”還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和落實。為此,縣委在研究部署幹部人事製度改革時,始終堅持把規範初始提名作為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關口,始終堅持幹部選任初始提名以民主推薦結果為重要依據,創造性地提出了“兩推一述”措施,進一步擴大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群眾的參與度。一是實行“首次會議推薦”,變“圈中選人”為“廣納賢才”。二是實行“二次會議推薦”,變“少數人選人”為“優中選優”。三是實行“被推薦人述職”,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

(二)堅持“四個公開”,提高幹部工作透明度

一是堅持民主推薦結果公開。民主推薦結果不公開,領導選人用人權在民主推薦環節上被隨意“放大”,有的為了使用自己放心的人,甚至弄虛作假篡改民主推薦結果。

二是堅持考察對象公開。考察組將民主推薦結果反饋給單位黨組織,單位黨組織經過醞釀和集體討論擬定初步考察對象名單,並向縣委組織部呈報相關任免材料。縣委組織部根據民主推薦情況和單位黨組織呈報意見,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正式確定考察對象,在考察單位進行提前預告。

三是堅持考察結果公開。采取個別座談、民主測評、實地考察、專項調查以及同考察對象麵談等多種方法,全麵把握考察對象的德、能、勤、績、廉情況,首次在考察對象所在單位公開考察結果,將考察對象的工作成績和主要優缺點在考察對象所在單位進行公開,接受廣大幹部群眾監督。

四是堅持擬任幹部基本情況公開。在幹部擬任前,利用電視公示、張貼公告等方式,對其工作經曆、政治麵貌、文化程度、現任職務、擬任職務等方麵情況進行全麵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間,凡有來信來訪和舉報電話反映公示對象有關情況的,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進行調查核實,並將結果反饋給實名舉報人。

(三)開展“三項測評”,確保幹部選用準確度

為確保通過“兩推一述四公開”的方式選人用人的質量,在幹部選拔任用過程中,我們堅持把方案測評、過程測評、結果測評貫穿始終,著力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一是將方案測評放在首位。縣委對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改進幹部選拔任用方式的認識高度統一,把它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規定動作和重要措施來抓,製定下發了《關於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實行“兩推一述四公開”的暫行辦法》,對“兩推一述四公開”的基本原則、適用範圍、方法步驟等作出明確規定。在製定下發方案前,縣委先後召開12個大型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充分吸收黨員群眾意見進行反複修改,測評滿意率達到96.3%。

二是把過程測評貫穿始終。在幹部選拔任用在各個環節,主要采取了“三個測評”:即推薦對象實績測評,推行了組織部門民主評議、人大代表評議、政協委員評議、紀委行風評議、宣傳部門學識指數、民意指數、人氣指數測評“七評合一”的考核機製,公正客觀地評價幹部;考察工作滿意測評,由參加首次會議推薦的人員,按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次對考察工作滿意度進行測評,凡滿意度達不到90%的,考察工作必須進行改進“補課”,必要時可重新考察或暫緩、停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