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邱陵——繪畫與裝幀都是藝術(2)(2 / 2)

著名美術家、漫畫家、美術教育家。曾於1921年遊學日本,曆任美協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兼善音樂和翻譯。

封麵設計設計上方為一橫長方形,其下為書名及作者名,構成一組。長方形西湖景色,盡收眼底,柳堤、湖光山影、遊船、月色,雖寥寥數筆,卻描繪得淋漓盡致,筆調流暢,外框及內景融為一體。用筆雖簡而意蘊無窮。

4.《英雄的故事》

設計者陳之佛(1886—1962)

著名花鳥畫家、圖案畫家、美術教育家。1918年在日本東京美術學院學習。曾任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學院美術係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前國立藝專校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副主席。

設計富有強烈的裝飾性,色彩有古希臘埃及傳統,明快雅致。構圖左右呼應,書名直排用美術字體,其左為文武線直貫上下,十分別致。

5.《光宇諷刺集》

設計者張光宇(1900—1965)

著名裝飾藝術家、漫畫家。曾任大中華、永華等影片公司美工主任,香港人間畫會會長,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封麵設計上方突出書名,用黑體字,清晰明快,中間為自繪版畫形式圓形構圖的諷刺漫畫,具有與一般漫畫不同的極強的裝飾效果,使封麵設計寓意深刻,形式嚴肅大方中有活潑,下方一排叢書小字與書名上下左右呼應。

6.《饑餓》

設計者司徒喬(1902—1958)

著名畫家。1928—1931年在法國比魯畫室學畫。1931年任教嶺南大學,研究國畫、書法及油畫民族化,擅長肖像及人物速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封麵以流暢灑脫的速寫畫成。書名用手寫體筆調與整體諧調,位置恰在畫麵弧線之上,十分明確,著譯者名安排在右上空間,新穎恰當。

7.《文藝月刊》第二號

設計者蔣兆和(1904—1986)

著名畫家,人物畫《流民圖》作者。自學中國畫、書法,後學西洋畫及雕塑。曾任中央大學藝術科教員,上海美專素描教授,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

此為刊物封麵,極富裝飾意味。構圖自左上至下為一大弧形,裸體人物線條流暢,多受比亞茲萊影響,左邊大麵積三角形空間安排刊名,用美術字上大下小,主次分明。

8.《在我們的時代裏》(晨光世界文學叢書)

設計者龐薰栗(1906—1985)

著名油畫家、裝飾藝術家。1925—1929年在法國巴黎學油畫。1930—1932年在上海組織苔蒙畫會及決瀾社。曾任北平藝專、中山大學教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封麵係晨光世界文學叢書,按套書設計要求,一圖多用。設計富裝飾性,其構思強調國際交流,以雄雞象征晨光。

9.《芥川龍之介集》

設計者錢君甸(1906—1999)

著名中國畫家、書法篆刻家。1925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學校,從豐子愷學西洋畫,自學中國畫及書法篆刻。曾任上海市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常務理事。先後任浙江美專圖案教授兼係主任、上海開明書店美術編輯、北京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曾為多種刊物及書籍設計封麵,出版過《君匋書籍裝幀藝術選》。

《芥川龍之介集》色彩雅致,造型優美極富裝飾意味,書名書法字十分秀麗,有書卷氣。

10.《四世同堂》

設計者丁聰(1916—2009)

著名漫畫家、插圖畫家。自學漫畫,曾在上海美專研究班學習。在上海、香港編輯多種畫報,後又從事舞台美術設計。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及漫畫組副組長,全國美協理事。

封麵設計富有傳統及裝飾性,語言簡練,寓意深刻,構圖嚴謹,對全書有很強的概括力。

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