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嚐試篇》、《文學篇》、《藝術》等,是談及文學的,反映了胡適某些文學觀點。《嚐試篇》取放翁詩,反其意而用之,表白“自古成功在嚐試”,勇作白話新詩的決心。《文學篇》談了他立誌文學改革——試作白話詩的緣由;同時又暴露了他文學觀中某些消閑自樂的審美情趣:“烹茶更賦詩,有倡還須和”;“有酒盈清卮,無客不能詩……”此後,他還說道,“做得一首好詩成,抵得吃人參半磅”!(《例外》)《嚐試集》為什麼不乏無聊之作,為什麼有時流露出舊文人的情調,與他這種創作態度是有關係的。
胡適還提倡“詩的經驗主義”。他寫道:“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夢與詩》)這種強調以經曆過的實生活為創作基礎的觀點,雖然是受了“實驗主義”的影響,但這裏應該說還是較實際的。它代表了當時一般人做新詩的態度和方法。當時的一些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遊離於社會鬥爭,不接近人民大眾;因此,其詩神大多隻能在個人生話的小天地裏繞圈子,或隻能表現一點那個階層的小悲哀、小歡喜。那時,“寫景詩”、“說理詩”大量產生;而所謂“寫實詩”則鮮有深刻社會內容,原因之一也正在於此。不過,對繈褓中的新詩來說,能做到“把自己的主觀,客觀的事物,自然的真實的寫出來”最初也“很受一班社會上的搏擊,說他‘詩不成詩;文不成文’”。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當時這樣的作家、作品和主張,仍有著反對“文以載道的舊文學和封建正統思想的積極作用。
片段精讀
樂觀
一
這株大樹很可惡,
他礙著我的路!
來!
快把他砍倒了,
把樹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
二
大樹被砍做柴燒,
樹根不久也爛完了。
砍樹的人很得意,
他覺得很平安了。
三
但是那樹還有許多種子!
很小的種子,裹在有刺的殼兒裏!
上麵蓋著枯葉,
葉上堆著白雪,
很小的東西,誰也不注意。
四
雪消了,
枯葉被春風吹跑了。
那有刺的殼都裂開了,每個上麵長出兩瓣嫩葉,笑眯眯的好像是說:
“我們又來了!”
妙語擷萃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忽地裏,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
十分鮮麗!
歡喜也罷,傷心也罷
其實隻是那一笑
我也許不會再見那笑的人
但我很感謝他笑的真好。
延伸閱讀
鏈接一胡適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