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桑地亞哥的過去,書中交代得不多。我們隻知道他當過水手,到過非洲。他曾有一個妻子,可現在已撒手而去,唯留下一幅彩色畫像掛在牆上,由於看見了就覺得淒涼,他就把它拿下了。他無兒無女,非常孤獨,關心他的人,唯有一個他曾教過捕魚的小男孩曼諾林。他很少看報,即使看,也隻想知道壘球比賽的消息,真可謂“我心與世兩相忘”。他的生活極為清苦,住在一個狹小的茅柵裏,全部家當隻有一張床、一張飯桌、一把椅子。他辛辛苦苦打了一輩子魚,自己的飯菜裏卻常常沒有魚。他窮得連外出打魚時所必備的食物也帶不起,隻能帶一瓶水。這些描述,突出主人公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的精神麵貌,同時也揭示了形成老人那“典型性格”的“典型環境”,為下麵更好地刻畫桑地亞哥做了必要的準備。

黑格爾指出:“環境的互相衝突愈多,愈艱巨,矛盾的破壞力愈大,而心靈仍能堅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顯出主體性格的深厚堅強。隻有在這種發展中,理念和理想的威力才能保持它自己,才足以見出威力。”老人性格的威力正是在不懈地出海——捕大馬林魚——鬥鯊等一係列衝突中逐漸顯現出來的。

他接連84天沒有捉到一條魚,這件事本身對一個以捕魚為生的人來說,是夠慘的了。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由於“背運”,同行都躲避他,唯一與他相濡以沫的小男孩也被父母接到了另一條船上,他隻好孤零零的一個,劃著空蕩蕩的小船出去,劃著空蕩蕩的小船回來,而那張補了一些麵粉袋的船帆,“看去真像一麵標誌著永遠失敗的旗幟。”

可是,老人並沒有喪氣,並沒有倦怠。他要拚命扼住厄運的咽喉,決不讓厄運使自己屈服。第85天他繼續揚帆出海了!“他的希望和信心從來沒有消失過,現在又像微風初起的時候那樣的清新了”。在這一大段裏,作者著重表現了老人“硬漢性格”的基本特征之一,這就是:精神上——極為自信,從不灰心。

精神上的侏儒決然成不了實際上的巨人,但僅有強大的精神而不付諸行動的人仍是矮子。真正的強者,應該是自信和堅忍二者完美的結合。小說的第二大段,通過老人捕馬林魚具體過程的描述,突出表現了他“硬漢性格”的另一基本特征:行動上——堅韌不拔,頑強拚搏。正是靠著強烈的自信,不懈的追求,他終於交了“好運”,釣到了一條比自己的小船還長的馬林魚。如同老人是人中英雄一樣,這條魚也是魚中豪傑,兩者旗鼓相當。魚在水下堅持了兩天兩夜,不時地用苦刑來折磨老人。它掀起大浪,把老人臉朝下摔在船裏,血從腮幫子上流下來;它拚命地衝撞,把老人的雙手弄得血肉模糊。這時,老人隻要割斷釣繩,讓大魚跑掉,就能使自己擺脫困境,但這也就意味著他失敗了。老人沒有這樣做,他甚至連想也沒這樣想。渴了,喝點冷水;餓一了,吃些生魚;困了,把釣繩繞在墊了破麻袋的肩上打個盹兒;手抽筋了,咬咬牙忍住。在他看來,“痛苦對男子漢來說不算一回事兒”。正是憑著這種堅忍人之不能忍,力行人之不能行的拚搏,兩天兩夜後,他終於製伏了大魚,乘勝而歸。至此,硬漢子桑地亞哥已經活生生地站立起來了,他的性格的基本特征業已顯現出來了。

但作者並沒有就此止步,他還要出人意料地用厄運的重錘再敲打這塊鑽石,使其放射出更燦爛奪目的光彩。

就在歸途中,老人遇到了更大更可怕的災難,一條,兩條,成群的鯊魚撲上來要搶劫他的獵物。他並沒有束手待斃,而是無畏地向象征著厄運的鯊魚宣布:要跟它們鬥到底!他先殺死了一條巨大凶惡的鯖鯊,但魚叉又被鯖鯊帶走了。於是他把刀子綁在一隻槳上做武器,又殺死了兩條氣味難聞的星鯊和一頭像豬一樣的犁頭鯊,不幸刀子又折斷了。當夜幕降臨時,成群的鯊魚第4次又撲了上來,老人的頭腦此刻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了,他深知:這是一場注定要打不贏的戰爭。但他仍沒有丟下自己的勞動果實,落荒而走,他又精神抖擻地投入了戰鬥。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說:“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句話,最鮮明不過地體現出他的這種硬漢子性格。書中寫道:

“……他用棍棒朝它們(指鯊魚)的頭上打去,聽到上下胯齶開裂和它們鑽到船下麵去咬魚的時候把船晃動的聲音。凡是他能感覺到的,聽見的,他就不顧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覺得有什麼東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隨著棍就丟掉了。

他把舵把從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兩隻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

最後,一條鯊魚朝死魚的頭上撲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於是他用舵把對準鯊魚的頭打去,鯊魚的兩齶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魚頭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麵劈去,一次,兩次,又一次。他聽到舵把折斷的聲音,再用那裂開了的槳把往鯊魚身上戳去。他覺得漿把子已經戳進去,他也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裏戳。鯊魚放開魚頭就翻滾著沉下來。那是來到的一大群裏最後的一條鯊魚。它們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