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誌鵑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生於上海。1943年參加新四軍。戰爭年間,在軍隊的文工團工作。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58年問世的短篇《百合花》,受到廣泛的注意。五六十年代的短篇,收在《高高的白楊樹》和《靜靜的產院》這兩個集子中(1978年重新編選為書名《百合花》的短篇集)。
這些作品的取材有兩個方麵:一是40年代的戰爭生活,除《百合花》外,還有《關大媽》、《澄河邊上》、《三走嚴莊》等;另一是50年代上海裏弄及近郊農村的題材。其中,《如願》、《春暖時節》、《裏程》、《靜靜的產院》等,寫城市市民階層的家庭婦女在生活潮流的誘發和推動下走出家庭的心理變化。她的有關戰爭生活的小說,在敘述上以與現實生活不發生關聯的“封閉”方式展開。她的以女性命運為題材的小說,大多表現了對婦女的社會政治動員這一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於女性命運的關注。
《百合花》寫發生於前沿包紮所的一個插曲,一個出身農村的軍隊士兵,與兩個女性在激烈戰鬥時的情感關係。表現了解放軍的崇敬高品質,和人民真誠愛護解放軍這一主題,突出了融洽的軍民魚水關係。作者在這個短篇中注重構思和剪裁,將故事發展與人物刻畫很好結合,首尾呼應,結構細致嚴密富於節奏感,通篇一氣嗬成。茹誌鵑在“文革”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還繼續有短篇小說發表。《剪輯錯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被列入顯示“新時期”小說最初收獲的作品名單之中。
在50年代,以抒情性敘述方式來表現革命曆史的短篇,還有劉真的《核桃的秘密》、《英雄的樂章》(1959)、《我和小榮》、《長長的流水》,以及蕭平的《三月雪》等。
在描寫“革命曆史”的長篇小說中,比較優秀的作品有楊沫的《青春之歌》和姚雪垠的《李自成》。《青春之歌》是50年代出版的一部產生重要影響的長篇小說。作者楊沫(1914~1995),湖南湘陰人。曾在北平讀中學,在河北香河縣、定縣和北平任小學教員、家庭教師。1936年,參加中共領導的革命運動。三四十年代寫有短篇小說、散文等,大都已佚失。1950年出版了中篇《葦塘紀事》,但沒有引起注意。《青春之歌》1958年初出版後,僅一年半的時間就售出130萬冊,成為在這期間長篇小說中僅次於《林海雪原》的暢銷書。1960年出版修訂本。在初版的同年,就被搬上了銀幕,成為“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之一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小說《青春之歌》在60年代的日本、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也擁有大量讀者。1960年日文版在日本發行後的五年中,印刷12次總數達20萬部。
楊沫的這部長篇帶有“自敘傳”的色彩,作者以30年代的生活作為寫作素材,全書以主人公林道靜的經曆作為描述的線索:抗拒養母為她安排的做官太太的道路,逃離家庭;在北戴河屢遭挫折對前景絕望的時刻,得到餘水澤的救助;當時的抗日烽火和學生運動的感召,盧嘉川、江華等共產黨人的階級啟蒙教育;使林道靜認識到餘永澤的平庸、自私,在政治道路上出現分歧而與之決裂;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成為無產階級的革命者。故事發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之間。這個時期的社會動蕩不安,構成人物生活道路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小說結構前半部較為完整,後麵則略嫌鬆散。作品細致地刻畫了林道靜的情感,心理的變化過程,通過對許多場景的描述,表現出特定的時代地域氣氛和特征。但作品的語言缺乏變化,敘事手段單一。
《青春之歌》主要通過對英雄形象(盧嘉川、江華、林紅等)的創造來敘述中國共產黨人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如何自覺地承擔起決定民族命運的“曆史責任”,組織民眾,不怕個人犧牲進行英勇鬥爭。因而,盡管盧嘉川等在小說中並非主要人物,但他們的存在必然的。
作者講述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在革命鬥爭中所走的不同道路的故事,通過對林道靜的愛情、婚姻遭遇的描寫,來探討牽涉女性命運的問題。但有關女性命運的主題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壓抑、被淡化,被當作階級立場、階級意識的矛盾和轉變的因素來處理的。小說在否定戴愉、餘水澤、白莉萍等的選擇的同時,通過林道靜的“成長”來指認知識分子唯一的出路:在無產階級政黨的引領下,經曆艱苦的思想改造,從個人主義到達集體主義,從個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參加階級解放的集體鬥爭——也即個體生命隻有融合、投入以工農大眾為主體的革命事業中去,他的生命的價值才可能得到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