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墳場謀殺案在法庭開審了。湯姆終於忍受不住良心的譴責,出庭作證,揭發了伊江的罪行。伊江嚇得從窗戶跳了出去,跑得無影無蹤。湯姆又一次成為金光閃閃的英雄。
不久,湯姆的心中湧起一股熾熱的欲望,想到什麼地方去挖掘埋藏的財寶。他和哈克先到小河對岸一棵老枯樹下挖,沒有挖到。然後,他和哈克到小河上麵一所鬧鬼的老房子裏去挖。正當他倆在這所房子的樓上時,樓下進來了兩個大人,其中一個就是伊江!伊江在樓下角落裏挖土埋錢時,意外地挖到了一箱金錢。伊江和同夥立即決定把所有的金錢帶回去。伊江突然疑心樓上是否有人,便順著樓梯上樓察看。在這危急時分,腐朽的樓梯塌了,救了湯姆和哈克兩條小命。
湯姆下決心要尋找伊江,把那些錢追回來。他在一個客棧裏找到了伊江住的房間。他和哈克商量好:天天晚上來這兒看守著,一旦哪天伊江出門,就去把那口箱子弄出來。
一天,湯姆與貝奇以及許多少年朋友一同出去野餐。在遊玩出洞時,湯姆好奇心強,帶著貝奇在洞裏走得太遠,迷了路。恰好這天夜裏,哈克發現伊江及其同夥出來了,腋下挾著東西,顯然是在轉移那份財寶。哈克跟蹤他們上山。跟蹤到道格拉斯寡婦庭園附近,哈克發現伊江打算謀害寡婦。哈克飛快地跑到一戶人家,叫來一個老頭和他的兩個兒子,用武器趕跑了兩個壞蛋,救了寡婦的命。
湯姆和見奇在“迷宮”一樣的山洞裏東轉西轉,怎麼也找不到出口。後來,蠟燭點完了,蛋糕咆光了,他倆在恐怖的黑暗中忍受著饑餓的折磨。但是,湯姆不甘心坐以待斃,繼續頑強地尋找出路。一次,他突然發現不到二十碼外,有一隻手拿著一支蠟燭從岩石背後出現。他以為是鎮上的人找來了,扯開嗓子大聲呼叫,但馬上看清那人原束是伊江!湯姆嚇得魂不附體,而伊江也聽不清楚是誰的叫喊聲,拔腿就跑。湯坶和貝奇在山洞中整整苦熬了三天三夜。最後,湯姆終於在一條通道裏發現了一個發亮的小點,找到了一個小出口,得了救。這個小出口離開原來的洞口有五英裏。
湯姆和貝奇得救後,貝奇的父親為防止以後有人在山洞裏失蹤,用鐵板把洞口堵死了。湯姆在三星期後才知道這件事。他告訴貝奇的父親說:“伊江在洞裏呢!”大家趕到洞口,打開鐵門,發現伊江已直挺挺地餓死在洞口。
湯姆斷定那些金錢被伊江藏在山洞裏。他和哈克決定去找出來。湯姆帶著哈克從他和貝奇得救的那個小出進入山洞,找到了伊江原來伸出蠟燭的地方,在一條通道裏發現一個小窩。他輛在小窩裏四英寸深的地方,挖出了幾塊木板,木板下麵是一個通往岸石底的天然裂口,在一個隱秘的小石窟裏找到那箱金錢。
這筆金錢總共一萬二千多元,由湯姆和哈克兩人平分。哈克本來是個窮孩子,現在發了財,又被道格拉斯寡婦收為養子,成了體麵人。但哈克過不慣斯斯文文、枯燥無味的體麵生活,又開始與湯姆一起,找一些少年朋友組織“強盜幫”了。
對馬克.吐溫來說,寫作《湯姆。索亞曆險記》一書既是為了愉悅讀者,也是為了娛悅自己。小說中,他深情地回顧了他在密西西比河畔一個小鎮上度過的童年,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滿足。馬克‘吐溫將小鎮稱為聖彼得堡,意思是天堂,如實反映了他對重年生活的留戀,以及對童趣的偏愛。天堂裏的生活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無非是孩子們的遊戲、冒險和相互乏間的鬥智鬥勇,是他們的糟心事和開心事,但作者用輕鬆隨意的筆譎,簡單質樸的語言,把這一切罵得活潑幽默,妙趣橫生。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孩子們的天地是獨立自由的,它遊離於成人的天地之外,甚至與成人世界根本對立。它有自己的規則和標準,而這些恰好也是作者的標準。所以湯姆一索亞雖屢屢違反大人之命,結果卻總能化險為夷,並且獲得好報。不僅如此,丈人們對他也是嘴上嚴厲,內心感激,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給枯燥、鬱悶的成人生活帶來了新鮮和刺激。
馬克·吐溫原打算把湯姆從童年一直寫到長大成人。這個惹圖在本書中已經有了明確的體現。在經曆了一係歹巧的冒險之後,湯姆·索亞慢慢成熟起來,差不多已經接近聖彼得堡的成人了.這就讓我們擔心,他會不會早晚也變得像那成人一樣勢利庸俗、殘酷無情,從而喪失自己活潑、自由的性情。如此看來。《湯姆·索亞曆險記》一書,或許也是作者對人的成長過程的嘲諷性的說明。
片段精讀
再後來牧師就做禱告了。這是一篇很好的、內容豐富的禱告詞,麵麵俱到:它為教堂和裏麵的孩子們祈禱;為全縣向主求福;為漂泊在狂風暴雨的海洋上可憐的水手們求福;為被迫在歐洲君主製度和東方專製製度鐵蹄下呻吟著的數萬勞苦大眾求福;為那些有了教主的光和福音而熟視無睹、充耳不聞的人求福;為遠處海島上的那些異幫教徒求福;最後牧師祈求天主恩準他所說的話,希望他的話像播種在肥沃土地裏的種子一樣,將會開花結果,造福無窮。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