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美國文學

美國文學隻有200年曆史,它與美國的自由資本主義同時出現,較少封建貴族文化的痕跡。18世紀下半葉美國獨立戰爭的進行以及建國初期生活的艱難困苦,對美國民族主義的誕生及其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使它獨具一格。

1775年~1783年,北美進行了8年獨立戰爭,趕走了英國殖民統治者,1783年,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揭開了共和國曆史的第一頁,也宣告了美國文學的誕生。

在獨立革命中,美國文學伴隨著人民走上民族解放鬥爭的戰場。這一時期的作家同時是資產階級革命民主主義戰士和啟蒙思想家。北美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領袖托馬斯·傑弗遜(1743~1826)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是一篇歌頌民族解放的驚心動魄的散文,它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宣布人民的主權是國家製度的基礎,它明確指出:“一切人生而平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是“天賦人權”;統治者必須獲得人民同意才能行使權力,如果人民不信任舊政府,那麼推翻舊政府,成立新政府“不僅是人民的權利,也是人民的責任”。馬克思稱《獨立宣言》是人類的“第一個人權宣言”,“最先推動了18世紀的歐洲革命”,“開創了資產階級取勝的新紀元”。《獨立宣言》結構嚴謹,說理層層深入,語言精煉準確。傑弗遜1800年被選為美國第三任總統,標誌著民主主義在美國的勝利。

出身貧賤的托馬斯·潘恩(1737~1809)是另一個傑出的散文作家和激進的民主革命家。他的成名作《常識》(1776年)是一篇號召革命的檄文。他在戰火紛飛的獨立戰爭前線,用筆和槍同時戰鬥。在篝火旁,他通宵奮筆疾書,開始寫作《美國危機》:

“為了後代的幸福,我們這一代人甘願承擔一切苦難!”

《美國危機》是以“戰報”形式寫成的散文名著,自1776年末至1783年共分16期發表,它體現了美國獨立戰爭時期,人民渴望獨立和民主的意誌和願望,表達了潘恩在全人類實現“自由、平等、理性”社會的理想。潘恩的作品邏輯性強,鼓動性和說理性緊密結合,感情熱烈,是美國散文的經典。

資產階級革命詩人弗瑞諾(1752~1832)被譽為“美國獨立革命的詩人”,他寫有《為美洲自由而戰》、《美國的獨立》以及諷刺和揭露英國殖民統治的《英國監獄船》等詩篇。法國大革命後,他寫有詩《上帝,拯救人權吧!》,讚揚法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前奏。

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枷鎖,美國建立了兩黨製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使資本主義得以長足發展,美國出現了繁榮景象。恩格斯曾描述新興的美國是“一個富饒、廣大、擴展的國家,具有純粹的資產階級製度,沒有封建殘餘和君主製的影響,沒有傳統的或曆史傳下來的無產階級……”這構成了美國政治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基礎,而與此相適應的民主主義理想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文學創作的發展,從獨立戰爭後隨著民族經濟發展起來的民族文學,一直到19世紀中葉都以浪漫主義為主潮。19世紀上半葉美國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反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精神狀態,反映了美利堅民族掙脫殖民主義束縛後的熱情和理想,同時也受益於西歐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

美國前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有華盛頓·歐文、詹姆斯·庫柏、布萊恩特和愛倫·坡。

歐文(1783~1859)有“美國文學之父”之稱。他的第一部散文作品《紐約外史》(1809年)以幽默的喜劇筆觸描繪了荷蘭殖民時期紐約的社會生活,對殖民主義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猛烈的抨擊,但歐文思想偏於保守,他在作品中美化過去的宗法社會,含蓄地嘲笑了傑弗遜總統為首的民主派。這部作品以獨特的詼諧幽默風格風靡一時。

歐文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說和散文集《見聞劄記》(1819~1820),其中最著名的是小說《瑞普·凡·溫克爾》和《睡穀的傳說》。《瑞普·凡·溫克爾》通過殖民時期一個農民瑞普上山打獵因飲了仙酒一覺睡了20年的前後對比,反映美國社會20年來的變化。《睡穀的傳說》反映一個與世隔絕的山村“睡穀”的閉塞迷信,但歐文對宗法製鄉村有所美化。他還寫有《華盛頓傳》(1855~1859年)等作品。

庫柏(1789~1851)是“純粹美國式”的長篇小說的首創者,有“美國的司各特”之稱。他的早期作品中,最有影響的是以獨立戰爭為題材的《間諜》(1821年)。他的代表作是《皮裹腿故事集》,包括5部長篇小說:《開拓者》(1823年)、《最後的莫希幹人》(1826年)、《草原》(1827年)、《探路者》(1840年)和《殺鹿者》(1841年)。這組小說通過綽號“皮裹腿”的獵手納第·奔波的一生,讚揚印第安人的英勇正直,揭露英法殖民主義者的殘暴。作品以描寫邊疆的自然景物和驚險場麵著稱。

布萊恩特(1794~1878)是美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創始人,著有抒情詩集《詩選》(1821年)等,熱情歌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