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浪漫主義向現代主義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兩個重要的詩人:格雷戈裏奧·古鐵雷斯(1826~1872)和拉斐爾·波姆沃(1833~1912);前者的作品有《在安蒂奧基亞種植玉米的回憶》(1869);後者不僅是描寫愛情和理想女性的詩人,同時也是優美的兒童詩的作者。
這一時期的其他著名作家還有魯菲諾·何塞·庫埃爾沃(1844~1911)和米格爾·安東尼奧·卡羅(1843~1909)。
近代危地馬拉文學
18世紀危地馬拉著名的作家有詩人米格爾·德·塔拉塞納,具有鮮明道德訓誡意義的《寓言與童話》的作者拉斐爾·加西亞·戈耶納(1766~1823),謠曲作者馬蒂亞斯·德·科爾多瓦(1768~1828),以及拉丁文長詩《墨西哥鄉村》的作者拉斐爾·蘭迪瓦爾(1731~1793)等。
危地馬拉獨立以後開始的民族文學中,出現了一些優秀作家,如詩人何塞·巴特雷斯·蒙圖法爾(1809~1844),他著有以殖民地生活為題材的諷刺敘事詩《危地馬拉傳說》。還有以博學著稱的小說家和散文家安東尼奧·何塞·德·伊裏薩裏(1786~1868),他從1825年起投身革命運動,曾被監禁流放,在其創辦的5種報刊與所寫的散文和詩歌中,忠實地反映了克裏奧約爭取獨立的鬥爭,著有自傳體小說《流浪的基督教徒》和評論作品《阿亞古喬大元帥被害述評》。
浪漫主義的影響在危地馬拉出現較晚,著名代表人物有詩人多明戈·埃斯特拉達(1850~1901)和以筆名“薩爾梅·希爾”聞名的小說家、詩人何塞·米利亞·伊·比道雷(1822~1882)。後者的主要成就是具有地方風俗特色的曆史小說,代表作為描寫男女愛情悲劇的《阿德蘭塔多的女兒》,描寫律師生涯的《一個律師的回憶》。他的作品充滿諷刺意味,結合了現實的寫照與抒情的描繪。危地馬拉現代民族戲劇的創建者維森塔·拉帕拉·德·拉塞爾達,其作品也屬於浪漫主義流派。
這一時期,危地馬拉開始出現一批現代主義作家。他們受到了現代主義詩人魯文·達裏奧和何塞·桑托斯·喬卡諾的一定的影響。其中有小說家馬克西莫·索托·霍爾(1871~1944)和散文家恩裏克·戈梅斯·卡裏略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危地馬拉出現了三位著名的自然主義小說家:拉斐爾·阿雷瓦洛·馬丁內斯(1884~1975);弗拉維奧·埃雷拉,他著有反映克裏奧約生活的小說《虎》;卡洛斯·懷爾德·奧斯皮納(1891~1958),著有揭露寡頭政治的小說《專製君主》。
近代洪都拉斯文學
19世紀初洪都拉斯獨立運動的爆發,標誌著近代洪都拉斯文學的開始。
19世紀初葉,洪都拉斯著名古典文學家何塞·塞西利奧·德爾·巴列(1780~1834)編著的《獨立紀事》(1821),是洪都拉斯文學的第一座裏程碑。他的另外兩部作品《死者的對話》和《論獨立》,都是洪都拉斯古典文學名著。
獨立之後,洪都拉斯的幾任總統都對洪都拉斯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其中特別是拉蒙·羅薩(1848~1893),他既是思想家,也是文學家,他寫的人物傳記風格優美,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思想傾向和文學才能。其後,出現了洪都拉斯最早的詩人胡安·拉蒙·莫利納(1875~1908),他由於參加進步政治活動,屢遭當局迫害。作品由他的朋友弗羅伊蘭·圖爾西奧斯(1878~1943)彙編為詩集《陸,海,空》出版。後者是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著有詩集《蝴蝶》、《扁桃花》,短篇小說集《愛情與死亡的故事》和長篇小說《吸血鬼》。同時代的赫羅尼莫·雷西納(1876~1919)是洪都拉斯最先寫作自由詩的作家,代表作是詩集《煙團》。
1900至1940年間,洪都拉斯湧現一批寫十四行詩的詩人,其中豪爾赫·塞佩達(1883~1932)屬於高蹈派;奧古斯托·科埃略(1884~1941)是洪都拉斯國歌的作者;其兄亞當·科埃略(1855~1919)屬於浪漫派;另一位詩人拉斐爾·埃利奧多羅·巴列(1891~1959)聞名於中美洲,代表作有詩集《故鄉的香氣》。此外還有浪漫主義詩人華金·索托(1897~1926),現代主義詩人拉蒙·帕迪利亞·科埃略(1904~1936)等。
詩人馬丁·帕斯的作品,為當代洪都拉斯詩歌帶來新的情調,他的《布朗先生的黑人》表現了哲理的幽默感。安東尼奧·比達爾的詩集《大地的光輝》顯示了詩人創作自由詩和十四行詩的嫻熟技巧。當代洪都拉斯文學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卡洛斯·伊薩吉雷(1894~1956),他的《暴風雨中》是洪都拉斯著名的一部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