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說家有:菲利浦·托比·馬塞林,著有《綠華蓋》(1941);讓·巴普蒂斯特·西內亞斯(1895~1957)以及雅克·斯特凡·阿萊克西斯(1922~1961)。

近代多米尼加文學

16世紀,受到歐洲文藝複興思潮引發,多米尼亞出現第一代作家,有詩人弗·德·連多、克·德列雷納和拉美第一位女詩人萊奧諾貝爾·德·奧萬多。

1884年共和國成立後,多米尼加文學進入近代時期,開始表現出浪漫主義的傾向。小說創作趨向以印第安人為題材的土著主義。曼努埃爾·德·赫蘇斯·加爾萬(1834~1910)的曆史小說《恩裏基約》(1878~1882)是19世紀末葉聖多明各土著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同類作品還有弗朗西斯科·格雷戈裏奧·比利尼(1844~1898)的《巴尼或恩格拉西亞和安東尼塔》(1892),以及作家費德裏科·加西亞·戈多伊(1857~1923?)的《魯菲尼托》(1908)。

詩歌創作的發展比較遲緩,其中何塞·華金·佩雷斯(1845~1900)的《印第安幻想曲》(1877)是土著主義文學中的傑出詩作。其他詩人還有加斯東·費爾南多·德利尼埃(1861~1913)和著名的女詩人薩洛梅·烏雷尼亞(1850~1897),後者的詩集《悲傷和陰影》歌頌了祖國的發展與進步。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現代主義影響下,多米尼加湧現一批新的作家。詩人有法維奧·菲亞略(1866~1942)、阿塔格拉西亞·薩維尼翁(1886~1942)等。小說家有曼努埃爾·弗洛倫蒂諾·塞斯特羅(1879~1926)和圖利奧·曼努埃爾·塞斯特羅(1877~1954)兄弟,後者的《浪漫之城》(1911)和《血》(1914)是暴露現實的優秀作品。

文學史和文學批評方麵的代表人物為佩德羅·恩裏克斯·烏雷尼亞(1884~1946)和馬克斯·恩裏克斯·烏雷尼亞(1885~1968)。

近代厄瓜多爾文學

厄瓜多爾文學始於殖民統治時期。16~18世紀的文學作品大多是宗教色彩濃重的詩歌。早期著名詩人有洛倫索·德·塞佩達、哈辛托·德·埃維亞(1620~?)和安東尼奧·巴斯蒂達斯。

埃維亞是貢戈拉派詩人,著名作品有《青春年少時培育和采摘的詩花一束》。18世紀的詩人中著名的有胡安·包蒂斯塔·阿吉雷(1725~1786)和伊格納西奧·埃斯坎東以及何塞·奧羅斯科、拉蒙·別斯卡斯和華金·拉雷亞等。這時期的散文有加斯帕爾·比利亞羅埃爾創作的《宗教的和平統治》又名《教皇與國王的刀劍聯姻》。

19世紀厄瓜多爾文學取得長足發展,在詩歌方麵,著名作家何塞·華金·奧爾梅多(1780~1847)在《胡寧的勝利:獻給玻利瓦爾的頌歌》(1825)和《獻給米尼亞裏卡戰役的勝利者弗洛雷斯將軍》(1835)等詩中,歌頌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戰爭中的傑出將領玻利瓦爾等人。

在小說方麵,蒙塔爾沃是具有民主思想的作家,勇於抨擊獨裁暴政,著有諷刺小說《被塞萬提斯遺忘的章節》;此外,他還著有散文《七論》和劇本《獨裁者》等。

其他有影響的作家還有浪漫派詩人駑馬·龐皮略·略納(1832~1907)、詩人胡利奧·薩爾敦維德(1833~1887)、塞薩爾·博爾哈(1852~1910)和雷米希奧·克雷斯波·托拉爾(1860~1939),小說《庫曼達》又名《野蠻人中的戲劇》(1879)的作者胡安·萊昂·德·梅拉,這一時期,小說家卡洛斯·托瓦爾(1854~1920)、路易斯·馬丁內斯(1869~1909)、阿爾弗雷多·巴克裏索·莫雷諾(1859~1951)和曼努埃爾·卡列等。這一時期,馬丁內斯所著長篇小說《到海岸去》流傳較廣。

19世紀末,現代主義詩歌開始在厄瓜多爾流行,1915至1925年間形成為文學運動,代表作家有貢薩洛·薩爾敦維德(1883~1965)、阿爾圖羅·博爾哈(1892~1912)、埃內斯托·諾沃亞·伊·卡馬尼奧(1891~1927)、溫貝托·菲耶羅(1890~1929)和梅達爾多·安赫爾·西爾瓦(1898~1919)。

由於受到法國的影響,出現先鋒派詩歌,代表人物是豪爾赫·卡雷拉·安德拉德,著有詩集《世界的紀錄》(1940)等。其他還有詩人貢薩洛·埃斯庫德羅和小說家巴勃羅·帕拉西奧(1906~1946)。

30年代,在首都的作家中形成了一個著名的“瓜亞基爾派”,思想比較激進,他們的作品大多反映拉丁美洲土著居民的生活和社會問題。著名的有豪爾赫·伊卡薩·科羅內爾,他的中篇小說《瓦西蓬戈》是反映印第安人困苦的生活、揭露社會矛盾的現實主義作品,在拉丁美洲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