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以描寫厄瓜多爾—秘魯邊界戰爭著稱的小說家阿爾弗雷多·帕雷哈·迪埃斯·坎塞科,擅長寫作曆史小說的德梅特裏奧·阿基萊拉·馬爾塔,短篇小說家何塞·德·拉·庫阿德拉(1903~1941)、安赫爾·羅哈斯、華金·加列戈斯·拉臘、恩裏克·希爾·希爾伯特(1912~1973)和豪爾赫·費爾南德斯等。

20世紀40年代,出現了作家中心“厄瓜多爾文學之家”及其《厄瓜多爾文學》雜誌。著名散文作家本哈明·卡裏翁著有《新美洲的創造者》(1928)、《美洲圖》(1930)、《厄瓜多爾新書簡》(1960)和《為什麼耶穌不回來》(1963)等。同時代的著名詩人還有亞曆山德羅·卡裏翁和豪爾赫·恩裏克·阿多姆,他們的創作風格繼承了民族傳統,而且吸收了外來文學的優秀元素。

近代玻利維亞文學

近代玻利維亞文學從19世紀獲得獨立以後才開始,以浪漫主義為主流。主要代表作家有曼努埃爾·何塞·科爾特斯(1815~1865)和裏卡多·何塞·布斯塔曼特(1821~1888)。後者的浪漫主義詩作《馬摩雷序曲》富有濃鬱的鄉土氣息。

戲劇方麵以費利克斯·雷耶斯·奧爾蒂斯(1828~1884)和何塞·羅森多·古鐵雷斯(1840~1883)為代表。在小說創作方麵有擅長寫作感傷小說的作家曼努埃爾·加西亞·卡瓦列羅(1819~1866),以殖民時期為主要背景的著名的曆史小說家馬裏亞諾·裏卡多·特拉薩斯(1841~1878),致力於描寫印第安人生活的短篇小說家胡安娜·曼努埃拉·戈裏蒂(1818~1892)等。

19世紀下半葉,玻利維亞自由民主派的政治嚐試徹底失敗,代之而起的是殘暴的考迪羅的獨裁統治。對外關係方麵,又在與智利關於領土爭議的交戰中遭到慘敗。

作家都普遍表現出對民族前途的強烈關切和擔憂,開始注意反映現實。納塔涅爾·阿吉雷(1843~1888)的作品日益觸及社會的實際,說明玻利維亞浪漫主義文學已接近尾聲。人民中的不滿和抗議,逐漸在描寫鄉村印第安人生活和揭露城市資產階級的文學作品中有所表露。

托馬斯·奧孔諾爾·達爾拉奇(1845~1924)搜集整理的印第安民間傳說,標誌著玻利維亞印第安文學的開端;阿爾西德斯·阿格達斯(1879~1946)在《瓦塔·瓦拉》和《青銅的種族》兩部作品中發出為印第安人伸張正義的強烈呼聲,則表明這一文學已接近高潮。

近代巴拉圭文學

巴拉圭於1811年取得獨立,建立共和國,巴拉圭近代文學開始有所發展。這時有著名的小說作家歐亨尼奧·博加多(1830~1868)和詩人納塔利西奧·德·馬裏亞·塔拉韋拉(1839~1867)。

1870年後,巴拉圭與鄰國之間的戰爭結束,政治局勢比較穩定,文學開始興盛,湧現一批優秀的作家,其中有何塞·塞貢多·德科德(1848~1909),他寫了第一部巴拉圭文學史。文學評論家曼努埃爾·貢德拉(1872~1927)著有《美洲文學家傳》。曼努埃爾·多明格斯(1896~1935),著有《種族的靈魂》和《巴拉圭:它的偉大和它的光榮》。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三位有影響的女作家:埃爾西利亞·洛佩斯·德·布隆貝格、特雷莎·拉瑪斯·卡裏西莫·德·羅德裏格斯·阿爾卡拉、孔塞普西翁·萊耶斯·德·查韋斯。

浪漫主義詩歌出現較晚,代表人物有伊格納西奧·阿爾維托·帕內(1880~1920)、胡安·埃米利亞諾·奧萊亞裏(1880~1969)、亞曆杭德羅·瓜內斯(1872~1925)等。進入20世紀後,有著名的詩人埃洛伊·法裏尼亞·努涅斯(1885~1929),詩作有《百年之歌》和《卡梅內斯》等。其他詩人還有曼努埃爾·奧爾蒂斯·格雷羅(1897~1933)、巴勃羅·馬克斯·因斯弗蘭、萊奧波爾多·拉莫斯·希梅內斯、埃裏夫·坎波斯·塞爾韋拉(1908~1953)以及反映社會現實的詩人埃爾維奧·羅梅羅,他著有詩集《碎裂的日子》和《根下的太陽》。

此外,還有一些用瓜拉尼語寫作的作家,如納西索·科爾曼(1880~1954)、加夫列爾·卡薩克西亞。在戲劇方麵,有何塞·阿爾圖羅·阿爾西納、胡利奧·科雷亞(1890~1953)等著名劇作家。

巴拉圭近代小說家中,著名的有奧古斯托·羅亞·巴斯托斯,他的小說《葉叢雷聲》、《人的兒子》、《我,至高無上者》,以新穎的藝術手法和表現技巧,反映了巴拉圭的現實。其他作家有納塔利西奧·貢薩萊斯、胡安·斯特凡尼奇、何塞·比利亞雷霍、貝尼尼奧·卡薩克西亞·比沃利尼、何塞·馬裏亞·裏瓦羅拉·馬托、烏戈·羅德裏格斯·阿爾卡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