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蔡智誠回到那片窪地的時候,卻發現彭晉賢先生已經死了。他側臥在一輛卡車的旁邊,褲子掉了,大衣飛了,腦袋上有個大洞。很顯然,這老頭終究還是忍不住從隱蔽的地方跑了出來,結果就被爆炸的衝擊波掀翻,一頭撞到了汽車的鐵架子上……事已至此,蔡智誠隻好獨自偽裝下去。他脫掉身上的軍服,換上彭先生的羊皮襖,然後就坐在地上等候收容。從現在開始,他準備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按照何玉林說的那樣,“想盡辦法活下去”。
1948年12月11日的下午6時許,楊圍子戰鬥終於結束了。
12月12日中午,蔡智誠在戰場東北十來公裏遠的忠義集接受解放軍的審查。這裏是中野9縱的一個轉運站,楊圍子戰鬥後,被俘虜的國民黨官兵全都交給9縱進行處理,蔡智誠也就和大家一起被押送到了這個地方。
“忠義集”這個地名今天已經不存在了,這一帶如今屬於宿州市的橋區,位置大概在蘄縣鎮的白庵村附近。但事實上,忠義集過去是澮河南岸的一個曆史悠久的古鎮,秦代以前叫大澤,當年曾經有人在這裏亂喊“大楚興,陳勝王”,結果招來了楚霸王項羽;漢代以後改叫蘄城,劉邦討伐淮南王英布的時候把這裏當作了大本營。淮海戰役期間,第10軍和14軍在澮河兩岸與中野部隊激烈交火(熊綬春就是因為在這一帶吃了敗仗被撤職的),雙方打過來打過去,沒過幾天就把忠義集打平了。蔡智誠在這裏的時候,集鎮上連一棟完好的建築也沒有,老百姓也全都跑光了,從前線下來的俘虜和傷兵隻好睡在廢墟上。
說到傷兵,戰鬥結束過後,戰場上雙方的負傷人員自然全都要往下抬。但兩者之間的待遇卻是不可能一樣的。解放軍的傷員送到忠義集以後要進行分選,受輕傷的留下來,重傷號則經過緊急處置之後再轉送到後方的大醫院去。而對國民黨的傷兵則不必這麼麻煩,來到忠義集就算是到了站。
戰敗方的傷兵通常都不敢哭,缺胳膊斷腿的都咬牙忍著,實在熬不過了就破口大罵,罵長官、罵部隊或者罵國民黨蔣介石。這一方麵是因為心裏確實有怨恨,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怕由於受傷被解放軍給槍斃了。當然也有一些傷兵顯得啥也不在乎,他們或者一個勁地嘔吐,或者從早到晚地不吃不喝隻睡覺。蔡智誠還看見一個家夥坐在地上猛搖頭,卡住他的脖子都停不下來,這些人的腦袋都被震壞了。
寒冬臘月,躺在露天裏的傷兵特別容易死掉。死掉了就埋,當時忠義集的周圍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墳墓,裏麵大多是國民黨的兵。
11號的晚上,蔡智誠是和俘虜兵呆在一起的。從其他人的口中,他得知14軍的前任參謀長梁岱舉手投降,代理參謀長詹璧陶受傷被俘,85師代理師長吳宗遠和254、255團的兩個團長都被解放軍活捉,而熊綬春則已經陣亡了。
說起來,熊綬春臨死的時候隻是個被撤職查辦的罪人。但是當他死掉以後,國共雙方好像立刻就忽視了這個情節,大家全都煞有其事把他當作大權在握的14軍軍長。這一邊說他即將醒悟,正準備和參謀長一起領導起義,那一邊說他英勇神武意誌堅定,決定追授他為陸軍上將。這麼看來,老熊這個人帶兵打仗的水平雖然很一般,但最後的陣亡卻是夠漂亮夠有趣的。
不過,蔡智誠中校卻不會覺得這些事情裏麵會有什麼趣味。當時,他穿著彭晉賢先生的大衣,混在一幫軍服中間冒充“披著羊皮的狼”,正戰戰兢兢地等待著接受解放軍的審查呢。
關於熊綬春死亡的原因,目前有多種說法。
其一是解放軍方麵的記載,認為他是被擊斃的。自稱擊斃他的部隊也不少,個個說得有名有姓,而且時間越長,冒出來的功臣也就越多,讓人莫衷一是。但不管怎麼樣,“擊斃熊綬春”這樣的事跡肯定是要記大功的,至少在1950年以前,能夠在軍功簿上明確記錄這項功勞的人物隻有兩個,一位是4縱10旅28團5連的副班長楊傳任,一位是13旅38團1營的營長張英才。
第二種說法則來自國民黨,主張熊軍長是自殺的。並且他用的是什麼槍,打得是什麼部位,講得有鼻子有眼,可就是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采取的自裁行動。不過,有個人卻知道熊綬春的死亡時間,那就是14軍的參謀長梁岱。梁參謀長當時也是個被撤職查辦的倒黴蛋,所以和熊綬春住在同一個地洞裏,按照他的說法,熊軍長是在解放軍進行炮擊的時候突然跑了出去,然後就被炮彈給炸死了……梁岱少將願意這麼講,自然有他的理由。隻是這樣卻讓熊綬春顯得有點蠢,好像這位黃埔軍校的熊中將和宿縣職校的彭先生是同一個水平,都不懂得如何躲炸彈似的。而且他也沒有能夠解釋,為什麼他們兩個沒有跟著軍部一起突圍?
於是就有了另外一種觀點,說熊綬春和梁岱兩人當時正準備組織起義,連計劃都擬好了,隻是還沒來得及下命令……這其實並不大可能。熊綬春是江西人,梁岱則是粵軍出身,他們到第14軍任職的時間都不長,不像穀炳奎等人是從當連長時就從這支部隊混起的。所以,別說是熊、梁兩人已經被撤職,即便是他們正掌權的時候也很難把這幫盡是湖南人、貴州人的隊伍帶出去搞起義。
如果按照馬甲我的推測,熊、梁二人不參加軍部的突圍或許是故意的。隻不過梁岱留下來是打算投降,而熊綬春卻是準備等死。至於熊綬春是被炮彈炸死的、長槍打死的,還是用左輪自盡的,誰也說不清楚。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把老熊的屍體刨出來看一下。但這個辦法卻已經行不通,上個世紀50年代,江淮地區大搞防治血吸蟲,到處都在進行挖新坑填舊坑的“送瘟神”運動,結果邱清泉的墳墓被挖成了池塘,熊綬春的墳墓幹脆不見了蹤影。所以,這件事的“真相”究竟如何,正好可以隨便我們大家亂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