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八路軍115師率先進入山西(2 / 2)

車到潼關正好天亮,他們乘船渡過波濤洶湧的黃河,到達山西的風陵渡。登岸而行,這一行人中,也許數徐向前感慨良深。自從1924年考上黃埔軍校離開家鄉五台縣永安村後,10多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如今終於踏上家鄉的土地了。一種十分複雜的心情霎時攫住了他。這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的母親趙金鑾已於年前過世,他和前妻朱香蟬所生的女兒鬆枝也已經快長成大姑娘了。10餘年的時間不算長,恰恰就是這10餘年的時間,當初那個穿灰布長衫、不愛說話、在閻錫山家鄉河邊村川至中學當教師的徐象謙,搖身一變,成為名震八方的共產黨傑出將領徐向前……

梁化之奉閻錫山之命,帶著兩節專列火車迎候在風陵渡車站上。此前,梁化之從未見過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但這些“共產黨的大頭目”每一個都是如雷貫耳……梁化之不由得多看了他們幾眼,在他們麵前顯得十分謙恭和拘謹。

周恩來等人上了車,這種窄軌車的車箱確實小,人坐在上麵便覺出狹促。

彭德懷數落了一句:“這個老西兒,真會算計。”

周恩來看了看徐向前,說:“當心呀,我們這裏也有老西兒。”大家都笑了。

小火車在晉南大地上行駛,透過不大的車窗玻璃,他們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在窗外廣袤的土地上掠過。也許用不了多久,這片美好的土地就會成為中日兩軍刀兵相見的戰場。八路軍已經揮師北進,但對於他們,畢竟是一場全新的戰爭,前麵等待著的,將會是什麼呢?……

周恩來的思緒也許更遙遠一些。本來,洛川會議結束後,他打算去南京同國民黨繼續談判的,到西安後,連續接到毛澤東兩封急電:“周宜即赴太原、大同晤閻,商好紅軍入晉後各事(活動地區、作戰原則、指揮關係、補充計劃等)。”於是,他便中途折往山西。

此時的山西,在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眼裏,更為重要了。日軍占領北平、天津後,在華北分兩路進犯,一路沿平綏鐵路西上,攻南口、張家口,進逼晉北重鎮大同;另一路沿平漢鐵路南下,進攻保定,準備奪取石家莊。兩路日軍中,其主力使用於前一方麵,也就是晉北方麵。山西自雁門關以南,井陘、娘子關以西係高原多山地區,對保衛華北、支持華北戰局,有極重要的意義。日軍要完成其軍事上占領華北,非攻占山西不可。如山西高原全境保持在中國軍隊手中,則隨時可以居高臨下,由太行山脈進出平漢北段和平綏東段,威脅日軍在華北之平津軍事重地,使日軍由平漢路南進及向綏遠的進攻感到困難。毫無疑問,山西早已成為敵我必爭的戰略要地。

更重要的是,八路軍主力正集中在山西境內。山西是八路軍從陝北開往抗日前線最便捷的地方。依托著山西寬闊而複雜的地形條件,可以使日軍的重武器——坦克、大炮、飛機難以充分發揮性能,極有利於八路軍發揮它的長處,進行山地遊擊戰,消滅日軍,壯大自己……

周恩來收回目光,問坐在他身邊的聶榮臻:“榮臻同誌,115師到了什麼地方?”

聶榮臻想了想,說:“估計先頭部隊已到達侯馬。”

車到侯馬車站,聶榮臻下車,率第115師先頭部隊繼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