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北方的莊稼熟了,中國全麵抗戰的號角吹響了(3 / 3)

看著周恩來帶來的這幾員共軍大將,閻錫山眼熱得不行。他想到,八路軍還有朱德、劉伯承、賀龍、林彪、聶榮臻、葉劍英等叱吒風雲的戰將,難怪共產黨怎麼也剿不滅。而自己的手下呢?王靖國、孫楚、楊愛源、趙承綬、李服膺、傅作義等人,除了傅作義高出一籌外,其他的雖說一個比一個聽招呼,就是本事不濟。傅作義倒是個將帥之才,偏偏又後腦勺上長反骨,不聽使喚……他不由得歎了口氣。

蔣介石視浙江人為心腹,閻錫山這方天地更痛快——“學會五台話,就把洋刀挎”。在晉軍中掌權的,大都是五台及附近各縣如崞縣、定襄、忻縣的人,閻視他們為親信。這多少帶點“中國特色”。對於徐向前,閻錫山的心情頗微妙。五台老鄉裏——而且不是一般的老鄉,兩家隻隔著一條滹沱河——出了個徐向前,打遍了半個中國,名聲在外,但就是不為他所用。他鐵了心跟共產黨,有啥辦法?

他曾經對不少部下說過,徐向前缺少糧彈,蔣介石剿了他幾年,都沒剿垮,你們要多加留意。他還說過:“政治上依靠薄一波,軍事上依靠徐向前。”人各有誌。到頭來,又有哪個能依靠得住?

但閻錫山還是對徐向前說:“我閻某人可不是不通情達理的人,‘親不親,同鄉人’,我準備派朱參事(朱點,徐向前原配妻侄)陪你看看父母老小。問問父老,我閻百川有沒有對不住他們的地方?我可不是蔣介石,他還讓我注意你徐向前的行蹤呢!”

徐向前說:“謝謝司令長官。軍情緊急,以後再回去吧。”

最後,閻錫山請周恩來等人幫助寫一個第二戰區作戰計劃。他們商量了一下,僅用一天時間就寫了出來。閻錫山看後,吃驚地說:“寫得這樣好,這樣快。如能這樣打,中國必勝!”

他又說:“周先生的確是個大人才。國民黨是沒有這樣的人才的!”他遺憾地搖搖頭。

9月9日,周恩來、彭德懷、徐向前等人又趕到大同,和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見麵,談了兩三個小時。這時,傅作義和閻錫山的矛盾已很突出,閻曾多次流露,對他不大放心。傅作義向周恩來表示,大敵當前,他擁護建立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堅決抗戰,服從閻錫山和第二戰區長官部的統一調度。

徐向前後來回憶說:“恩來精力旺盛,思維敏捷,很善於談判,講話能打動人,傅作義對他很佩服。”

當晚,他們折回雁門關,在火車站過夜。諦聽著車輪撞擊鐵軌的聲音,以及嘶啞的汽笛聲,他們漸漸沉入了夢鄉。

9月21日,朱德、任弼時、鄧小平、左權等人率八路軍總部進抵太原。當天下午,閻錫山派一名高級參議接朱德到太和嶺口去商談,周恩來陪同前往。

也許是受到一直和閻錫山打交道的薄一波的啟發,這次二戰區副總司令朱德同總司令閻錫山的商談更具“藝術性”。

創建由各黨各派各軍各界參加的戰地動員委員會,實際是為共產黨創立敵後抗日根據地奠基,由於冠之以“第二戰區民族革命”,便被閻錫山欣然同意了。

宣傳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由於戴上“第二戰區民族革命”的帽子,竟也獲準施行。閻錫山並且允許八路軍駐區的群眾工作由八路軍負責;不好的縣長可以更換;允許給遊擊隊發槍,還允許在八路軍工作地區實行減租減息……

朱德、周恩來此行,收獲夠大的。

精明的閻錫山還是沒能算計過共產黨人。

8月下旬,在洛川會議上,毛澤東曾指出紅軍的作戰方針——紅軍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獨立自主和遊擊戰,這是紅軍的兩個作戰原則。閻司令長官在他的轄區內基本滿足了共產黨人的這兩點要求。

“山西將成為華北的特殊局麵。這根本的是因為有紅軍,其次則是閻錫山與我們結合起來。”毛澤東這樣說。

朱德同閻錫山告別時,閻錫山再次要求八路軍幫他抵抗向山西進攻的日軍。朱德用他高亢的嗓門說:“好。好,司令長官放心,八路軍很快就會有所動作!”

1937年秋天,北方的莊稼——高粱、大豆、玉米、穀子即將成熟的季節,中國全麵抗戰的號角終於吹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