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白刃戰是八路軍平型關之戰的一個主要景觀,第5師團不愧為一支強敵,往日紅軍在內戰時期令國民黨兵聞風喪膽的白刃格鬥,此時用來對付日本人,根本占不了便宜。因此,戰鬥始終打得很激烈。
5連連長曾賢生身中數刀後壯烈犧牲。遍地都是敵我雙方戰死者的屍體。鮮血和泥漿混合在一起,緩緩流淌。
在付出重大代價後,第685團終究堵住了日軍。
如果說第685團處於打“蛇頭”的位置,那麼,第687團自然是打“蛇尾”了。由於山洪的阻隔,第688團沒能拉上來,第687團又被布置在戰場東側打助攻和阻援,因此,作為旅長的徐海東心裏不免感到遺憾。
徐海東綽號“徐老虎”,毛澤東稱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兩年前,徐海東率紅25軍策馬陝甘,為紅軍主力北上充當了先鋒,然後又與劉誌丹的紅26軍對接,在陝北高原為中共中央和主力紅軍開辟了一個理想的落腳點。這位窯工出身的將軍一向以爭排頭、打硬仗著稱。內戰時期,徐海東多次讓西北軍、東北軍的國民黨將領嚐到過失敗的滋味,一提起徐老虎來,他們既感到膽顫心驚,又對他佩服不已。因此,他的腦袋就很值錢——國民黨的飛機不止一次地從陝北高原的上空往下撒傳單:“凡擊斃彭德懷或徐海東者前來投誠我軍,當賞大洋十萬!”
來平型關時,徐海東帶著一身的傷病,這些傷病源於過去身經百戰——他曾9次負傷,七尺身軀上帶有17處傷痕,左腿為二等殘廢。雖然他的行動已大不如前,身體很虛弱,爬山時需要有人扶著,但他仍讓旅參謀長陳漫遠坐鎮指揮所,自己帶幾個參謀緊隨第687團在前麵指揮戰鬥。
他是個閑不住的人,行軍途中,他帶作戰科長張池明、作戰參謀張竭誠下到營裏了解情況,他對各營的幹部說:“無論如何要搶時間,多帶上一名戰士,早上一分鍾,就增加一分勝利的把握。”
部隊進入陣地後,徐海東又帶著那幾個人來到師指揮所。林彪對他說,豆腐要當鐵打,不能大意,不要輕敵,要留好預備隊,要通過這次戰鬥摸摸日軍的特點。
然後,徐海東把各營的位置都看了一遍。他要求團裏幹部都下到營裏協助指揮。越是緊張,他的老脾氣越愛犯——嘴裏不停地罵人。“什麼皇軍不可戰勝,放屁!”他罵了不知多少遍。當他給1營1連連長交代任務時,邊走邊罵:“媽個×,1連一定要打好,打不好我砍你的頭!”
50多年後,當時一直跟在徐海東身邊的作戰參謀張竭誠說:“這個戰鬥中第687團團長張紹東和副團長田守堯都很勇敢,真正的陣前指揮。最讓我擔心的是徐旅長了,他在戰鬥過程中還到2營去了一趟,2營打得最厲害。他聽到槍聲就坐不住了,總要跑出去親自看看戰鬥情況。參謀控製不住他……”
張竭誠又說,他認為平型關戰鬥八路軍打得一般,殲敵太少了,我們傷亡也大,日軍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他跟徐海東來到2營陣地前,他們親眼看到,土坎上有兩個日軍,見到八路軍戰士往前衝,上去一個打掉一個。
半個世紀的歲月變遷仍然淘洗不掉張竭誠腦海中的這個細節。他說,狗日的,槍打得真準。可我們不行,瞄得準,就是打不準。
戰後,徐海東強調,一定要注重軍事訓練。他說:“訓練不好,就打不敗鬼子。”
雖然師裏給第687團的任務是助攻和阻援,實際上他們在這次戰鬥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是不能暴露目標,日軍最先經過他們的陣地,如果暴露,伏擊計劃就要泡湯;二是必須紮緊“口袋”,才能夠“關門打狗”。
第687團團長張紹東和副團長田守堯將團指揮所設在小寨村的龍王廟裏,離公路很近。第二戰區派來的一個聯絡參謀不安地說:“團座,這兒是不是靠前了些,撤出的道路沒問題吧?”
張紹東沒理他。田守堯說:“等我們把鬼子殺得一個不剩時,從哪兒撤出都一樣。”戰鬥開始後,混亂中果然有一股日軍衝上龍王廟高地,他們才急忙向後轉移。很快龍王廟高地又被戰士們奪了回來。
戰鬥頃刻間打響。3營長帶領通訊班最先衝到溝邊,把機槍架在人身上往溝裏掃射,擔任後衛的約一個小隊的鬼子頓時倒下一片。接著11連趕到,戰士們抱著槍從山下往溝底滾,9連和12連也上來了,短兵相接,還是白刃戰。
站在山頭上的張紹東和田守堯看得清清楚楚。二戰區那個聯絡參謀惋惜地說:“對麵下來的這個營算完了!”
“說錯了!30分鍾後,我這個營準打到這邊山上來。”田守堯說。
果然,半個小時後,3營打到離老爺廟不遠的山下。3營長兩手卡著腰,在溝底指揮重機槍向日軍掃射。這時,夾溝和穀地裏的殘餘日軍不斷從各個方向朝團指揮所打槍,子彈打進張紹東和田守堯身邊的泥土裏,他們像是根本沒看見,依舊沉著地站在那裏。而那個聯絡參謀已不知躲到了什麼地方。
第687團2營是清一色的陝北子弟,劉誌丹的部下。戰鬥打響後,一股日軍從另一個方向衝擊老爺廟高地,師部命令團裏抽一個連到師指揮所領受任務。這個任務最後落在了2營6連的肩上。
6連跑步前進。19歲的楊士梅就行進在這支隊伍中。他們趕到師指揮所時,楊士梅看到,副團長田守堯已經負傷被抬下來了。
聶榮臻副師長交代任務:6連迅速進入陣地,阻擊從側麵向老爺廟高地衝擊的日軍。領受任務後,他們快速散開向山下運動。
向老爺廟衝擊的那群鬼子大約有50多個,6連到來後,他們放棄了向老爺廟的進攻,和6連頑強地對峙起來。打了一陣,6連副連長從陣地上抬頭瞭望,然後站起來高喊:“衝啊!”話音未落,被日軍一槍擊中犧牲。
如今楊士梅已記不起副連長的名字和模樣,但他倒下時的情景楊士梅怎麼也忘不掉。戰鬥結束,有90多人的6連隻剩下30人。
第二天去打掃戰場時,楊士梅看到,他們戰鬥過的陣地上,留有50多具日軍屍體。他還看到屍堆中有他一個很要好的陝北老鄉,戰前,那老鄉曾對他說:“如果我死了,看在鄉親麵上,千萬給我挖個坑埋了。”楊士梅含著淚,將老鄉的屍體拖到一條雨水衝出的小溝裏,草草掩埋。
第687團3營9連的衝擊地段緊挨著第686團。走投無路的日軍數次拚死衝擊9連腳下的山頭,均告失敗。不久,副連長郭春林發現一股日軍偷偷爬上他們陣地右前方的一個小山棱,並在那裏架起了一挺機槍,瘋狂地朝9連陣地掃射。郭春林想,必須把這挺機槍幹掉,他命令2排長秦二愣帶人迅速完成這個任務。這時2排隻剩下13個人,而且都已掛傷。秦二愣毫不猶豫地帶著這13個人撲了上去。為了縮小目標,他們抱著槍從山上滾下去,到日軍跟前後,猛地甩出手榴彈,將這挺機槍炸掉。隨後,全連都湧下山去,與敵短距離交戰。一顆子彈飛來,郭春林左臂負傷,他趕忙用毛巾紮上。
又一場肉搏戰開始了。一個鬼子見郭春林負傷,挺著明晃晃的刺刀撲過來,他正想舉駁殼槍射擊,隻聽“噗哧”一聲,鮮血濺滿麵前的土地,鬼子應聲倒下——從鬼子背後趕來的秦二愣一刀刺穿了他。郭春林看到,站在他麵前的秦二愣兩眼通紅,渾身是血,呼哧呼哧喘氣,他幾乎認不出是誰了。此時秦二愣身上已多處負傷,郭春林勸他下去。話沒說完,又有幾個鬼子嗷嗷叫著撲過來,秦二愣前胸後背四把刺刀閃耀著寒光。他毫不慌張,轉著圈抵擋……他被刺中一刀,又一刀……他痛苦地皺了一下眉頭,在倒地的瞬間,用最後的力氣,也給了日軍致命的一擊,這才搖擺著同日軍倒在一塊……
郭春林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郭春林的心目中,全連最勇敢的一個同誌,他最好的戰友秦二愣,就這樣犧牲了!郭春林喊叫著,俯身去撫摸他的胸口,幻想那兒是溫熱的,但是,已經冰冷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