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進入忻口正麵陣地後,鄭廷珍曾多次對部下說:“過去自己人打自己人,死了不值得,現在和日本人打,我們拚光拚淨也甘願。如不能守住陣地,希望弟兄們一個也別回來……”
鄭廷珍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這實在是一場極其混亂的反擊。1300高地僅僅是一個凸出的山包,投入反擊的兵力計有獨立第5、第4、第2旅等部,這些部隊雖已殘缺不全,仍有數千人之眾,這麼多的部隊投入狹窄的陣地上,而且各部又沒有明確分工,沒有規定聯絡信號和標誌,加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作戰,其混亂程度可想而知,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難以複述,日軍則躲在工事內以密集的火力瘋狂掃射,衝鋒的官兵一不小心就要滑倒、絆倒——遍地都是濃稠的鮮血和陣亡者的屍體……
後來擔任第9軍參謀長的符昭騫老人對來訪者說:“事後據僥幸生還的人回來說:‘當時手榴彈、步機槍聲,密如過年時放爆竹。我們衝到山頂時,有人講日本話,也有人講中國話。打到天明,大家就散了。’”
15日深夜,零點剛過,郝夢齡叫通陳長捷的電話:“介山兄,各部反擊已開始,我到前沿指揮,但戰鬥期間你我聯係困難,有事可通過我的司令部聯係。”
陳長捷說:“錫九兄,你是總指揮,不宜親到前沿,應在總指揮部主持全局。”
郝夢齡執意不肯。陳長捷無奈地說:“那好,我也去前沿。”
兩位總指揮都離開指揮所,而且又難以在前沿確定的地方見麵,所以根本無法實施統一指揮,反擊的失敗早已在所難免。
郝夢齡吩咐參謀長王冠留在第9號窯洞協同與各部聯絡。身邊所有的人都挽留他不要離開指揮所。他說:“我到前線督戰是自己的任務,是自己的本分,不必阻攔!”
言畢,郝夢齡偕同第54師師長劉家琪、參謀處長李文沼和兩個參謀走出第9號窯洞,軍特務連兩個班跟隨。他們沿著後溝的小路上山,天蒙蒙亮時來到第322團第1營指揮所——一個高地下的土洞工事裏。郝夢齡站在土洞門口,他發現獨5旅陣地方向沒有動靜,此時他還不知道,幾乎所有參與反擊的部隊都退出了1300高地。參謀處長李文沼說:“請軍長先進洞休息。”此時不斷有炮彈在近處炸響,子彈嗖嗖飛過,李文沼怕軍長遇到不測。
郝夢齡瞪他一眼:“我們是來休息的嗎?”
李文沼靈機一動:“參謀長有電話,請軍長進洞接。”邊說邊上前拉他。郝夢齡一動不動:“你去接!”
然後,郝夢齡問站在身邊的第322團1營營長翟洪章:“走捷徑,去獨5旅陣地怎麼走?”
這時,郝夢齡並不知道,他所關注的獨5旅已在混亂的反擊中敗下陣來,他平素十分敬重的獨5旅旅長鄭廷珍也已血灑疆場——後世的某些史料談及此處時,說鄭廷珍和郝夢齡、劉家琪一同犧牲,而事實並非如此,據眾多的親曆者回憶,鄭並未與郝、劉犧牲於同一地點,他們僅僅是犧牲於差不多同一個時間而已。
見翟洪章支支吾吾不想回答,郝夢齡又加重語氣問了一遍。
翟洪章說:“由腳下到獨5旅,必須經過一段被敵人火力封鎖的小路,長有20餘米,昨天我營有4名傳令兵均因通過那裏犧牲了。夜間偷過危險小些,白天不能過。現在天已破曉,最好還是不去。您如果要去,請繞遠路。”
郝夢齡說:“時間已經晚了,再要繞遠路,啥時候才能到達!”翟洪章說:“您寫個命令,派人送去,不是一樣嗎?”
郝夢齡冰:“還是我親自去,效果大一些。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我們走!”
話未說完,郝夢齡一揮手走在前麵,劉家琪等人緊隨其後。參謀處長李文沼趕緊跑上前拉著軍長的手小聲說:“進洞聽電話。”郝夢齡吼道:“咱們都不得怕炮彈!”——這是郝夢齡留下的最後一句話。約2分鍾之後,在通過一段隘路時,郝夢齡腰部連中兩彈轟然倒地。劉家琪喉、胸部三處中彈,他倒地後又猛地坐起來,他是想去救郝夢齡的……
南京。黃埔路官邸。蔣介石在收聽中央廣播電台的廣播:
中央社太原17日電:晉北戰事開始以來,其戰況之激烈,犧牲之重大,莫過於15、16兩日忻口南懷化之一役,因這一線之進退,足以影響晉北戰局整個前途,故雙方均以主力死拚。經兩日之酣戰,敵傷亡約在4000人以上,我軍亦有重大損失。尤甚惋惜者,即郝軍長夢齡、劉師長家麒、鄭旅長廷珍,均因身先士卒,奮勇指揮,先後陣亡。民國以來,軍長因督戰而在沙場殉職者,實以郝軍長為第一人。國人由此可推想彼時戰鬥之劇烈,犧牲之悲壯,實足驚天地而泣鬼神。郝軍長等死後,該軍士氣更為振奮,日軍聞之亦甚喪膽。此役戰績決可在將來中日戰史增最光榮之一頁。現郝軍長忠骸已運至太原,今晨在東門外革命軍人公墓舉行棺殮。閻司令長官對郝軍長、劉師長忠勇殉職,極為哀悼。於靈柩到太原時,派34軍副軍長傅存懷代表前往致祭,各軍政長官代表亦紛往致祭……
8天之後,漢口《大公報》發表了蔣介石的祭文:
矯矯郝君,一軍獨領,身先士卒,縱橫馳騁,劉君繼綜,如影隨形,我師生力,萬鈞雷霆,方其赴敵,寧惜一死,挺身殺賊,誓雪國恥。槍林彈雨,與寇偕亡,士氣大振,無忝炎黃。
10月24日,郝夢齡的靈柩運至武漢,在漢口火車站,各界人士4000餘人素車白馬恭迎忠骸。在迎靈的人群裏,有他頓顯蒼老的妻子劇紉秋和5個泣不成聲的孩子。14年後,他的小女兒郝慧蘭同父親一樣走上了戰場,慧蘭到了抗美援朝前線,成了一名英姿颯爽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士。
11月15日,在武昌又舉行了萬人參加的軍長郝夢齡、師長劉家琪追悼大會,然後進行了國葬,全市下半旗致哀。漢口日租界的北小路改名為郝夢齡路。12月6日,即中華民國首都南京陷落的前7天,國民政府發表褒揚令:
陸軍第9軍軍長郝夢齡、第54師師長劉家琪、第5旅旅長鄭廷珍,矢忠革命,夙著勳勤。此次奉命抗戰,於南懷化之役,率部鏖戰,曆五晝夜,猶複身先士卒,奮厲無前,竟以身殉。眷懷壯烈,軫悼彌深,應予特令褒揚。郝夢齡追贈陸軍上將,劉、鄭各追贈陸軍中將,並交行政院轉行從優撫恤,生平事跡存備宣付史館,用彰勳藎,而垂永久。
1938年3月12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延安舉行的紀念孫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致演說詞。詞中寫道:
八個月來,陸空兩麵都做了英勇的奮戰;全國實現了偉大的團結;幾百萬軍隊與無數人民都加入了火線,其中幾十萬人就在執行他們的神聖任務中光榮地、壯烈地犧牲了。這些人中間,許多是國民黨人,許多是共產黨人,許多是其他黨派和無黨無派的人。我們真誠地悼念這些死者,表示永遠紀念他們。從郝夢齡、佟麟閣、趙登禹、饒國華、劉家琪、薑玉貞……諸將領到每一個戰士,無不給了全中國人以崇高偉大的模範。中華民族絕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於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為了民族自尊與人類正義,為了中國人一定要生存在自己的土地上,決不讓日本法西斯不付重大代價達到其無法無天的目的。我們的方法就是戰爭與犧牲,拿戰爭對抗戰爭,拿革命的正義戰對抗野蠻的侵略戰;這種精神,我們民族的數千年曆史已經證明,現在再來一次偉大的證明。郝夢齡將軍等數十人就是為這個而犧牲了……郝夢齡將軍等的熱血是不會白流的,日本強盜之被趕出中國誰能說不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