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娘子關前,趙壽山所部拚死抵抗(1 / 3)

解放以後曾擔任陝西省省長的西北軍第17師師長趙壽山,剛剛將他的指揮部在娘子關內的一座民房裏安頓好,就接到副官傳報:“黃副司令長官來到。”

第17師隸屬於西北軍第38軍,這支部隊裏有不少共產黨員,趙壽山即是其中之一。自西安事變後,趙壽山就在中共中央秘密領導下工作。抗戰爆發不久,趙壽山率領第17師和另一個中共地下黨員許權中領導的第177師第529旅,在《犧牲已到最後關頭》的歌聲中,懷著抗戰到底的決心,從陝西三原縣出發,進抵河北省參戰。8月2日,他們奉命進駐保定,在漕河車站至新安鎮一線阻擊日軍。9月中旬,周恩來、彭德懷等人到保定同程潛、劉峙等第一戰區的國民黨將領會晤時,曾專程看望了第17師和第529旅官兵。周恩來鼓勵全體官兵鞏固西安事變的成果,堅持長期抗戰。第一戰區部隊撤離保定後,第529旅開往忻口,第17師暫歸第27路軍馮欽哉指揮,馮欽哉命第17師在娘子關正麵布防,擔任正麵的防禦任務。

正在剛剛掛起的地圖前凝神沉思的趙壽山聽到副官的報告後,馬上迎出門外。黃紹竑一行進至指揮部落座後,趙壽山操著濃濃的陝西口音報告說:“黃長官,我師是奉馮總指揮的命令,剛剛轉移到這裏布防的,我們的防線在郝家坡、雪花山、荊蒲蘭至曹泉一線,部隊正在構築陣地。”

黃紹竑點點頭:“娘子關前的情況如何?”

趙壽山回道:“正麵尚未發現敵情。我師有5個團,而且士氣旺盛,光守娘子關正麵,問題不大。可慮的是左右兩翼,近日來,一直同左翼的馮總指揮聯絡不上,右翼友軍既不知是哪個部隊,更未取得聯絡。”

黃紹竑說:“趙師長,你的右翼是第3軍曾萬鍾部。我已把孫連仲部調回作了總預備隊,該部正向陽泉集結。”

趙壽山說:“這樣就很好了。”

黃紹竑問:“你部是怎樣布防的?”

趙壽山衝身後一招手,一個參謀取出一張剛繪製的簡易地圖,趙壽山指著圖上的標號說:“我決定以主力扼守關口外的雪花山,其餘則布置在鐵路兩側高地間,雪花山守得住,也就是娘子關守住了。萬一雪花山失守,關正麵仍可扼守。”

對趙壽山的部署,黃紹竑感到滿意。勉勵一番趙壽山後,黃紹竑率指揮部人員離開娘子關,退回到離娘子關15公裏遠的下盤石車站附近的一座雙孔窯洞駐紮。那個地方軍用地圖上叫做磨河灘,依山靠河,是構築國防工事時擬定的指揮地點。但是,這個所謂的指揮所除了那座空蕩蕩的雙孔窯洞外,幾乎什麼都沒有——沒有任何通信設備,沒有糧食,沒有辦公用具。20多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政務委員、民革中央常委兼和平解放台灣委員會副主任黃紹竑回憶說:“在整個娘子關戰役中,通信就依賴正太鐵路的電話線和一些鄉村電話線以及那部無線電台。”

黃紹竑命人趕快將指揮部布置好,然後又把負責在娘子關構築工事的晉軍新編第10團團長白長勝找來。

黃紹竑說:“白團長,請把你部構築工事的情形講一講。”

白長勝看上去疲憊而緊張。他拘謹地說:“娘子關方麵構築工事的時間比太原以北晚得多,材料也欠缺,施工的部隊僅有我這一團,兵員名額也不足,雖然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也隻能做到這個地步,請副長官原諒。”白長勝邊說邊拿出工事構築圖表請黃紹竑過目。

這個草圖上標示,主陣地設在娘子關前的大台山、乏驢嶺、核桃園、舊關、梁家堖至北青掌一線;娘子關南至西回村為預備陣地;往西在移糧鎮車站南北為第二預備陣地。在各個陣地上,新編第10團雖然構築了一些炮位,但一門大炮也沒有,那些炮位不過是點綴而已。

娘子關難以久守的陰影這時候已籠罩了黃紹竑的心頭。

石家莊。日軍華北方麵軍第1軍司令部。10月10日下午。

第1軍所屬部隊不費一槍一彈進占石家莊後,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和參謀長橋本群少將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白進入10月份以來,日軍在華北的攻勢已完全將山西當成了突破口,即搶占太原,堵塞平漢路中國軍隊的西退之路,威脅河北左側背,繼而東進河北,實現華北平原會戰計劃,將中國軍隊聚殲於黃河以北。因此,日軍統帥部鑒於山西的戰略地位,急欲攻克太原。

然而,日軍高層認為,僅以板垣征四郎指揮下的第5師團及其配屬部隊即可達到攻占太原的目的,所以,第1軍在占領石家莊後,暫時並未打算以主力沿正太路西進。

10月11日,日軍第20師團師團長川岸文三郎中將接到了軍司令部令其以一部兵力轉入正太路作戰,主力集結於石家莊南側地區休整待命的任務。川岸對這個命令感到不可理喻。同日下午,他來到軍司令部呈述意見。

在日軍的高級將領中,川岸屬於比較文雅的一類,但此時他的臉孔卻漲紅著。他說:“皇軍此次攻擊石家莊,十分順利。本師團擔任右翼攻擊任務,幾乎未加戰鬥便進至滹沱河一線,支那軍紛紛向南向西潰退,眼下正是皇軍追殲敵人的大好機會,可是,司令官閣下卻命令部下以主力集結在石家莊附近,僅以少數兵力向西追擊,失掉了消滅敵人的機會,實在可惜!”

香月清司哈哈大笑:“閣下是皇軍中有名的戰術家,但對戰略考慮不多,而戰略又受到政略的製約。好吧,請橋本參謀長將全局情況講給閣下聽聽。”

橋本群正襟起立,指著牆壁上的地圖說:“皇軍在華北地區發動攻勢作戰後,雖順利占領要地保定和石家莊,但原來決定的在保定附近同中國軍隊決戰,殲滅其主力的計劃卻未能實現。而在上海方麵的作戰又陷入膠著狀態。10月1日,四相會議決定了一個新的《處理中國事變綱要》,其主要設想是,華北和華中的戰局要擴大,而且著眼戰爭的曠日持久,所以設想通過10月攻勢的戰果找到結束戰爭的機會,同南京政府和平解決。政府認為解決華北問題的目標是,實現日、滿、華三國共存共榮,實際即是過去一貫主張的華北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