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原有3000人的第38軍教導團隻剩下100多人(3 / 3)

驀然一陣山崩地裂的巨響驚醒了他們。迷迷糊糊爬起來一看,頭頂有10餘架日軍的飛機俯衝掃射、轟炸,一批批炮彈嘯叫著飛來,李振西眼看著他的弟兄化為成片成片的碎肢斷肉,剛才還是活生生的人,眨眼之間就消失了,麵前變得空蕩蕩的……在這些光禿禿的山頭上,每一顆炮彈都能造成數十人傷亡。教導團頓時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李振西好不容易組織起部分官兵,日軍的步兵和戰車已衝過來,多虧各連都有一些閻錫山的兵工廠製造的滾山雷,個頭同西瓜差不多,殺傷力比手榴彈大兩三倍,日軍衝到近前時,守軍拉斷導火索往下滾——就靠這些黑不溜秋的鐵家夥,教導團一連打退了日軍的5次衝鋒。傍午時,李振西統計了一下,教導團已有兩個營長、100多個連排長和1000多名士兵傷亡。

下午2時,千餘名日軍在飛機、戰車的支援下分幾路展開全麵攻擊,2營守衛的舊關左翼幾個山頭打得最為激烈。日軍的幾挺重機槍架在陣地左側的一個土坎上,那是一個無法消滅的死角。占據突出位置的6連和8連各種武器都用上了,卻怎麼也打不退日軍的衝鋒,那些頭戴鋼盔麵孔發黑的鬼子在同伴倒下後繼續前衝,而且他們一槍不發地保持了可怕的沉默,像螃蟹腿似的漸漸合攏過來——一場幾乎是無聲的肉搏戰之後,這兩個連的官兵絕大部分犧牲,陣地丟失。隨即,占領陣地的日軍將目標轉向左側的7連。

7連守衛著舊關左翼最重要的據點,它瞰製著通往舊關的公路和周圍的山頭,如果失掉,舊關附近的陣地都難保持。李振西派傳令兵找到7連連長崔俊英,令他無論如何不能退。此時,全團20多個連長除崔俊英外,非死即傷。崔俊英戰鬥經驗豐富,平時深得團長李振西讚賞。崔俊英對傳令兵說:“你回去告訴團長,隻要我老崔還有一口氣,7連陣地就丟不了!”

炮火霎時覆蓋了7連,崔俊英手執駁殼槍蹲在一個彈坑裏,督促他的部下拚命還擊衝鋒的鬼子。他的耳邊不斷有人說:“報告連長,我們班隻剩我一個了。”崔俊英說:“媽個×,給我打!”“報告連長,我們排長陣亡了。”崔俊英說:“你當排長!”“報告連長,我的槍打壞了。”崔俊英說:“混蛋!快扔手榴彈!”……

這邊,李振西命令中校團副張希文把團部通信兵、衛生兵、傳令兵、司書、副官、書記全部集合起來,拉上去增援7連。足足兩個小時後,才將各路進攻的日軍打退。入夜,教導團所剩不多的官兵就趴在血泊中等待天明——各個陣地都變成了赤色,仿佛有人在山頭鋪了一塊巨大而肮髒的紅布……

18日淩晨,教導團團長李振西接到了孫連仲的電話:“老弟,池峰城到了……”李振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輕輕地說:“總司令,是真的嗎?……”

第26路軍第31師池峰城部接替了教導團的陣地。18日傍晚,李振西帶領僅剩的200多弟兄到達下盤石附近,當這支殘破不堪的隊伍經過鐵路時,一列從娘子關方向開來的火車飛馳而過,80多名來不及躲避的官兵被碾死、撞傷!至此,原有3000人的第38軍教導團隻剩下100多人。

19日,孫連仲派1個營把教導團陣亡的2000多官兵的屍體集中起來,在舊關溝口埋了幾個大塚。團長李振西含著滾滾熱淚登高遠望,默祝將士們的愛國精神永世昭明……

在娘子關正麵,第17師丟掉雪花山後,日軍緊接著向他們倉促占領的乏驢嶺陣地攻擊,戰鬥一天都未停頓。某日夜間,師長趙壽山爬上乏驢嶺視察陣地,明月照耀下的戰場盡收眼底,感慨之餘,他吟詩一首:

妖氛彌漫寇方張,百戰何辭作國殤。士卒衝鋒殺敵處,娘子關外月如霜。

19日早晨,日軍攻擊重點由舊關轉到乏驢嶺,經過整整一天的鏖戰之後,守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離。守衛乏驢嶺南側陣地的黎子淦營除10餘人外,其餘全部捐軀,9連排長、中共黨員劉惜棠率全排與敵反複肉搏,最後無一人生還。

至此,第17師在井陘、雪花山、乏驢嶺一帶浴血奮戰9晝夜。撤退時,人們發現,他們的趙壽山師長頭發、胡須都白了,仿佛一下子老了30歲!

後來,為了紀念娘子關戰鬥,第17師成立了一個劇團——“血(雪)花劇團”。其中有一首戰歌的詞中唱道:

我們在乏驢嶺上,

誓與陣地共存亡。我們在雪花山上,

血花扶著我們的刀槍。

井陘車站奪大炮,

娘子關外毀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