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天氣漸漸熱了起來。當最後一批趕街的人陸續回村的時候,黎學鄭家已經是賓客盈門、人聲鼎沸了。遊客們的到來打破了山村慣常的平靜,也改變了這個家庭固有的生活秩序。為了招待好客人,黎學鄭一家從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如今,接待遊客已經成為這個家庭乃至整個壩美村的頭等大事。
飯吃到一半的時候,黎學鄭的媳婦唱起了敬酒歌。黎學鄭說壯族人是世界上最熱情好客的民族,隻要客人不喝醉,敬酒歌就可以一首一首不停地唱下去,反正酒是自己釀的,喝多少都不要錢。這熱情而悠長的壯族敬酒歌大致意思是:
諸位貴客臨家門,
屋前家門萬事順,
我以真心敬貴客,
敬你一標賽天神。
“森林中的洞口”
不管外麵的世界如何變化,舒緩開闊的壩美河似乎永遠都是這樣怡然和寧靜,或許也隻有這樣的河水才能孕育出壩美人如此純淨優美的歌聲。在壩美,幾乎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副動聽的歌喉,不管在山村的哪一個角落,也不論什麼時候,都能聽到他們快樂的歌唱。
說起壩美河,當地還沿襲著這樣一種習俗——“裸浴”。壩美河流至村前,就被一個月牙形的沙洲分成兩支,分流百米後才再度合流。左邊的一支稱“男河”,右邊的稱為“女河”。夏天,勞作了一天的人們會在太陽落山之前,分別下到男河、女河裏,一絲不掛裸身沐浴。
如今,隨著遊客的增多,女人們因為怕羞,已經沒有人下河了。男人們則依然固守傳統,即使女河裏的水再清,也決不敢越雷池半步。
雖然不能到河裏遊泳,但女人們自有她們的樂趣。每當農閑的時候,女人們便會聚在一起,舉行一種類似於踢毽子的遊戲,但她們踢的不是毽子,而是一種自製的球。
這種球在壩美叫做“草球”。球心是幹草,球外是永山上產的野草編織的“外衣”。踢草球也是村中世代相傳的遊戲,大家也不知道這個遊戲已經延續了多少年,多少代,隻要在這從古流傳到今的遊戲中獲得快樂就心滿意足了。
在壩美,幾乎每一個女人都有一副踢球的好身手,踢得多的可以達到成百上千個。曾經有人據此推測,中國女子踢球的習俗由來已久,其曆史有可能早於中國傳統的蹴鞠。但對於壩美的女人們來說,這一切似乎跟她們毫無關係,她們隻知道,踢草球是她們以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的女人們最快樂的事情。
就在我們拍攝踢草球的時候,一位老太太出現在鏡頭前。令大家意外的是,老人徑自走上前來,對著鏡頭唱起了歌:
春天裏埋下一粒籽,
夏天裏開花十八枝,
跳起舞來人來到,
歡歌笑語落滿地,
敬酒歌來敬酒歌,
希望遊客們人來多,
農民吃的是苞穀酒,
慢慢吃來是慢慢喝。
一首唱完,老太太解釋說,她見我們遠道而來,於是便唱起了這首敬酒歌。按壩美習俗,見到遠客,理應拿起苞穀酒,陪著客人們“慢慢吃來慢慢喝”。
老人還說,現在她老了,嗓音也不好聽了,但是,她每天還是要唱,沒有人聽,她就唱給自己聽。
夕陽西下,村子裏又恢複了往常的平靜。時間還不算晚,但壩美四周山高,天說黑就黑了。
由於村裏沒有電,晚飯後,女人們常常在家架起織布機,借著微弱的月光織布,男人們則聚在大榕樹下抽煙聊天,看月亮或星星。待到差不多的時侯,就各自回家睡覺。
村民們說,曾經有人勸他們不如索性把村名改叫“世外桃源”吧,但他們沒有同意,他們覺得還是壩美的名字好聽,在壯語中,壩美的意思是“森林中的洞口”。
今天,縣裏給壩美的小學校送來了一台電視機,一台影碟機和一部微型發電機但由於收不到電視信號,村民們也隻能用它來看碟片。但對於壩美村來說,這可是破天荒的一件大事。
今天放映的是《天下無賊》,一部盡人皆知的賀歲影片。但村民們卻說,他們看不懂,他們不明白世界上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賊。
青山不改,碧水長流,又是新的一天來臨了,當壩美在眼前消失的最後一瞬,心中忽然生出一些悵然,不知是否還會再來這個地方。但我們知道,早已浸染塵世的我們不屬於這裏,對壩美,我們隻是一些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