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比利時、美國、英國、日本等先後發生了煙霧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世界上發生了八大公害事件,其中煙霧事件占了5起,受害的人很多,影響的範圍也很廣。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國倫敦煙霧和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它們代表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煙霧。倫敦煙霧主要是由硫氧化物引起的還原性煙霧;洛杉磯煙霧是由過氧化物和臭氧引起的氧化性煙霧。
在一定的地理條件和氣象條件下,大氣汙染物會在一定地區集聚起來。倫敦煙霧事件就是這樣形成的。倫敦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大城市,處在泰晤士河下遊的開闊河穀中。1952年12月5~8日,倫敦地麵無風,當時正值寒冬季節,氣溫很低,潮濕而沉重的空氣壓在倫敦上空,使倫敦一連數天沉浸在濃霧之中,不見天日,而成千上萬個煙囪照樣向空中噴吐大量黑煙,塵粒濃度為平時的10倍,二氧化硫的濃度為平時的6倍。煙霧中的三氧化二鐵使二氧化硫氧化產生硫酸泡沫,凝結在煙塵上形成酸霧。4天中死亡4000餘人。在以後的2個月中,陸續又有近8000人死亡。因為當時弄不清原因,不能采取防治措施,導致倫敦在1957年和1962年又發生煙霧事件。1962年,英國當局對1952年和1962年兩次煙霧事件作了對比,才算弄清煙霧發生的原因。
光化學煙霧是大氣汙染物經過複雜的光化學反應,在一定的地理、氣象條件下形成的。它的形成必須有充足的陽光、適量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以及不利於汙染物擴散的地理、氣象條件。美國洛杉磯由於具備上述3個條件才發生了光化學煙霧。洛杉礬是美國的一個工業城市,臨海依山,處在50千米長的盆地中。20世紀40年代初期,洛杉磯就出現了一種淺藍色的煙霧。這種煙霧有時連續幾天不散,使許多人喉嚨發炎,眼睛、鼻子受到刺激,還出現頭痛、惡心等症狀。經過長期調查研究,直到1951年才發現這種煙霧是汽車尾氣造成的。當時,洛杉磯有250多萬輛汽車,每天消耗汽油1.6萬升。這些汽車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由於洛杉磯的夏季和早秋季節陽光強烈,尾氣在日光紫外線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以臭氧為主的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使人眼睛紅腫、喉嚨疼痛,嚴重的呼吸困難、視力減退、手足痙攣。如長期受害,會引起動脈硬化,生理機能衰退。
現在,凡是汽車集中的城市,普遍存在光化學煙霧的威脅,而且缺少有效的辦法去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