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回民村落的形成,吉林境內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也在蜂蜜營建了起來。蜂蜜營清真寺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起先在張莊子河岸邊建起一座平房,是頗為簡陋的。到了清末宣統元年(1909年)遭遇山洪暴發,該寺被大水淹沒。洪水退後,當地回民挨家挨戶募捐籌款,用兩年時間重新進行了擴建。
光緒十四年(1888年),當地秀才張亮坤在蜂蜜營辦起一座回民私塾,由蜂蜜營清真寺的阿訇、鄉老及當地一些知名人士籌集經費,在清真寺東租了三間草房作為學館,招收回族兒童20餘名,取名為“蜂蜜營私塾”,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四書》,還有大字(書法)和珠算等。辦學經費及塾師年薪由學生納費和群眾募捐解決。這就是現在九台市胡家回族鄉蜂蜜營回族小學的前身。
宣統三年(1911年),私塾更名為“國民私塾”。1916年改為官辦,1933年易名為“蜂蜜營國民義塾”,1935年遷址到“大上屋”,1938年改名為“蜂蜜營國民學會”。此間正處於東北淪陷時期,學校被迫進行奴化教育,“九三”勝利後,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學校設兩個複式班,學生也增至62人。新中國成立後,蜂蜜營回族小學校遷移到清真寺附近,屢經撥款翻建,辦學條件漸好。到1985年,該校的班級由2個增至7個,回族教師由2名增至13名,回族學生由70名增至225名。學校雖還不大,卻是一個曆史悠久、幾經滄桑的百年老校,為當地回族兒童開啟了智慧的天窗,把他們送進了更高的知識殿堂。
家譜是民族記憶的生動載體,體現著血脈的延續、文化的傳承,甚至道德力量的傳遞。在研究吉林省回族曆史的過程中,資料的匱乏往往成為最艱難的阻力,而回族中醫韓來馨於20世紀80年代獻出的《韓門門譜》,無疑成為照亮吉林回族曆史隧洞的第一道曙光。這位老中醫就是蜂蜜營人,將家譜公之於世時,已然八十高齡。
韓姓是吉林回族的大姓,據這份門譜所載,韓門“始祖西地薩拉人氏”,如今推斷極有可能是指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聚居區。漢文史書中的撒拉族曾有“撒喇”“薩拉”“薩拉回”等多種稱謂和書寫,韓姓又是撒拉族的“根子姓”,“十個撒拉九個韓”,因而譜主先祖來自撒拉族地區是可能的。由於門譜前三世失傳,難以確切了解韓門到達中原的時間和身份地位,可以獲知的是,從第4世起韓門三支分居各地,譜主這支到山東濟南府禹城縣韓家寨,另兩支則分別遷往河北滄州韓家石橋和河南歸德府葛家莊。明清兩朝,韓門出了不少朝廷命官,至今在吉林回族中流傳著“韓門三知府,父子九登科”的佳話。家族從何世起,緣何開始衰落,譜中沒有明示,隻是粗略地記載了幾位始祖涉入吉林的足跡,如第13世(實際是第16世)支派韓謙,清嘉慶朝吉林拔貢;第14世(實際是第17世)支派堂兄韓金全,清鹹豐間吉林腰站外委;堂弟韓金魁,清鹹豐間吉林武生。此外,各支派再無為官記錄。據譜主韓來馨推斷,韓門應是從第13世祖(實際上是第16世)起,於乾隆間求食東北,定居蜂蜜營子。現今在蜂蜜營村,仍可見到韓門祖墳。時光在暗香浮動中流轉嬗變,蜂蜜營當年無限壯觀的釀蜜盛況,已然消散在關東的風塵之中,可那些遙遠溫潤的原初印記,卻如同椴樹蜜一般“窮味之美,極甜之長”。應該記住這個回族村莊美麗、親切的名字,穿過古老時空,我們聽到了黑土地上的回回祖父那粗糲、曠遠的誦詠和回回祖母淒美、憂傷的歌吟。
原載《回族文學》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