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培養孩子的成功意識(5)(3 / 3)

孩子們從小在家庭中學到的知識、培養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們的性格中去,在他們長大後帶入社會。一個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並發揮積極作用,不懂合作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會遇到許多麻煩,並且會變得越來越無所適從。

父母要努力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們懂得如何協調自己與他人的利益,使得整體活動得以進行。這裏並不是要求孩子們放棄自己的要求,而是讓他們知道如果想使整個家庭生活的秩序不被打亂,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活要求都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需要每人都向同一方向努力,學會考慮如何做才能使家庭整體的利益得到最好的保護;要使孩子所想的不僅僅是自己需要什麼,而是整個活動、整個家庭需要什麼;要訓練孩子的合作思維,父母不要無限度地遷就孩子的願望,盡管有時這種願望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它卻意味著父母要做出過多的犧牲,更重要的是,應該保證孩子受鍛煉的機會。

家庭會議可以當作一個團體,它能讓孩子有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合作”做事之前可以召開一個家庭合作主題討論會,主題是有關生活團體合作內容的,比如關於孩子的年齡與做事的能力,關於大家生活在一起應相互幫助,關於每個人應負的責任;全家準備出去旅行時,孩子可以發表意見,父母要加以考慮;當討論某一個星期日下午采取什麼行動時,讓孩子擔任主持人,集中其他人的意見,主持投票,宣布結果等。

這樣的討論會能在孩子們心中建立起家庭是一個生活團體的概念,每個人都要各司其職、相互幫助,隻有這樣才能生活圓滿。在進行這樣的討論之後,讓孩子選擇一些力所能及的、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做。當然,這些事情雖然是孩子自己選擇的,但他不一定會很好地完成,這是父母就有合理的依據來要求他實踐自己的諾言。這樣做的時候,父母不是以長輩的權威來壓製孩子,而是以團體負責人的身份來檢查隊員的工作,提醒他作為一個團體成員要盡的職責。

孩子七八歲時,父母應該鼓勵他們盡可能參加各種類型的團體。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參加較大的團體,但研究表明,孩子們更容易與範圍較小的團體融為一體,如以某項技能、興趣愛好、社會服務等為基礎的特定團體等。這些有主題的團體成員在個性、興趣和社會技能等方麵更有可能處於同一水平,因而更容易相處。這些特定團體包括:運動隊、樂團、計算機輔導班、圍棋學習班、喜劇俱樂部、舞蹈班等,還有以性格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班、人文科學班等,或者附屬於成人組織的團體等。

父母還可以用這樣的一個遊戲來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準備一個小盒子和10個乒乓球或彈子球;球要統一規格,其中一個球與其他球的顏色不同,可以用彩筆做記號,被指定為“基準球”;以盒子為目標並在距其1.5米處畫一條線,從這裏為基準,第一個參加者首先彈出“基準球”,盡可能接近目標,其他人輪流彈其他球,漸漸把“基準球”撞到盒子邊;一輪不行就進行第二輪,直到“基準球”撞到盒子邊緣為止。這個遊戲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與家人團結的精神,在做這個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慢慢發現隻有與人親密合作,才會更容易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