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培養一個有愛心的孩子(4)(1 / 3)

孩子生理、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波動大,給孩子講故事應敏銳地捕捉孩子的興奮點,以增強雙邊同步效應。尤其針對孩子可塑性的特點,發現某些毛病和不足,可選有利於矯治的故事,通過故事形象來啟發誘導,達到自我鼓勵和克服不足。創設情境講故事過程實際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孩子年齡小,社會生活經驗貧乏,往往對故事的內涵領悟較困難。因此給孩子講故事,首先應創設一種故事氛圍,達到借景生情。具體做法可以通過“解題作鋪墊,告訴孩子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要注意哪些情節和人物,等等。有這樣一個開場,幫助孩子實現注意轉移——集中到聽故事上來,並意識到這個故事的新奇,作好聽的心理準備。另外,要力求不斷渲染故事環境,促使孩子神往於故事之中。情境渲染的途徑很多,比如角度形象創設,講故事者角色要到位,努力暫時擺脫或掩蔽自己的成分,按故事角色形象的個性及特點來寓情於境。言語情境創設不容忽視,言語是溝通講者與聽者情感的重要媒介,講故事的語言生動,表象清晰鮮明,兒童化,可使孩子移情於境,增強故事的感染力。

4.身體語言不可少

給孩子講故事時,身體語言是不可少的。因為孩子們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在認識上也多是感性認識,所以當家長借助手勢、表情、動作、眼神等身體語言表達故事意思時,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增強印象,並給孩子一種親切感,因而家長的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歡迎。

5.讓孩子開口

一個故事講完了,家長可圍繞故事給孩子提出幾個問題。如:講完《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你可問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給了誰?”“孔融自己吃了個什麼樣的梨?”這樣既能幫助孩子記憶故事情節,鍛煉思維能力,又可以使孩子開口,鍛煉他的口語表達能力。而當孩子對家長講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記憶和理解之後,家長就應該讓他自己試著講述,忘了的地方給他提示,讓他接著講下去,這樣無疑會鼓勵他講故事的積極性,天長日久,這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父母箴言

勞動是光榮的,有勞動也才能有收獲。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孩提起就應為孩子創造一種環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生成一雙勤勞的手,會使孩子終身受益。

一個人有無勞動的興趣和習慣,將影響自己的一生。大量事實表明,不論知識水平、家庭背景、經濟收入如何,種族膚色如何,凡是從小愛做家務、熱愛勞動的長大以後往往特別能幹,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滿。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多不能吃苦,獨立自謀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獨立性逐漸增強,看到大人勞動,也產生了自己動手跟著幹的願望和要求。做父母的要抓住孩子的這一特性,鼓勵、放手讓孩子也跟著自己一起幹,使他們增強獨立活動的能力,以養成熱愛勞動的品德和習慣。

1.讓孩子做“小幫手”

孩子很小就有了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隻是由於受到父母過多的幹預、訓斥才逐漸地被壓抑、被驅除了,這其實是很可悲的事。為什麼不利用孩子好奇好動的特點,讓他們自己動手幹點活呢?當然,孩子有時會顯得笨手笨腳,甚至反而把事情弄糟,這是不奇怪的。隻要父母熱心又耐心地教給他們有關的知識與技能,鼓勵他們去做,他們最終是能學會並做好的。平時要給孩子分配點任務。讓孩子完成的事,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任務要布置得具體、明確,比如給花澆水,幾天澆一次,每次在什麼時間澆,怎樣澆,都要教給孩子。這種家務勞動責任製,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2.給孩子指導和鼓勵

有的父母嫌孩子幹不好、幹得慢而不讓孩子勞動;也有的父母因怕孩子弄髒了衣服或手腳,或因打翻摔碎了東西而不讓孩子幹活,這些都是不對的。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學會勞動的程序和方法,如洗臉,要教他先用濕毛巾擦眼睛、臉部、鼻子、前額,然後擦耳朵、耳背,最後擦頸部,毛巾擦髒了洗幹淨再擦。孩子勞動過程中遇到困難要給予鼓勵,有進步時要表揚。特別是在勞動後,孩子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常常會感到愉快。這種勞動後愉快的感受是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所不可缺少的,父母要給予讚揚和鼓勵,切不可無動於衷,否則孩子勞動的積極性就不能持久。

3.增強勞動的趣味性

增強勞動的趣味性,是調動孩子勞動積極性的一大法寶。比如采取競賽的形式,既可以滿足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又可以使勞動富有情趣。父母還要通過勞動來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表現力和思維能力,因為孩子的勞動離不開這幾種能力。正確地組織孩子參加勞動的過程,也就是發展他們智力的過程。例如,孩子試著洗衣服,就可以讓他們觀察肥皂在水中會溶解、起泡,能夠洗淨東西等,來發展孩子的觀察力。

4.擴大孩子的勞動圈

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宜逐步擴大孩子的勞動圈。孩子的勞動圈,至少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個人生活自理勞動,第二是家務勞動,第三是社會公益勞動及生產勞動。孩子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前提下,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要讓他們做些家務勞動,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隻有在這些實實在在的勞動過程中,才能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對孩子來說,參加一些簡單的生產勞動是有益處的,如在房前屋後種絲瓜、小白菜、向日葵、小蔥等,做小木凳、小垃圾鬥、小布墊等。這些活動可以使孩子掌握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可以讓他們體會勞動與生活的關係,知道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現在城市家庭沒有開展這些簡單生產勞動的條件,父母可以利用周末帶孩子到近郊去看看菜農是怎樣種菜的,到工廠去看看工人是怎樣生產的。寒暑假時間較長,可以聯係一兩個固定的地方(如農村親戚朋友家),讓孩子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