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3)(2 / 3)

2.懲罰要及時

父母應盡可能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為時就加以懲罰,因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係是緊密相連的,如果事情過去幾天或幾周再進行懲罰,孩子會搞不清為什麼受罰,即使知道也不會有強烈感受。

3.懲罰要明理

懲罰孩子的目的在於矯正、減少其不良行為,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懲罰的同時,要講明道理,讓孩子知道自己具體錯在哪裏,對事不對人。認識上清楚了,行為上也易改正,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某件具體的事或行為不好,但仍是好孩子。

4.懲罰要與積極的幫助建議相結合

懲罰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改正錯誤,因此懲罰後,父母要對孩子今後的行為提出積極的建議、幫助。例如,在告訴孩子“不要在牆上亂塗亂抹”的同時,要告訴他“你可以在紙上畫”。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牆上掛塊小黑板或白板供孩子塗抹。

國外有本名為《父親手冊》的書中列出了7條懲罰的準則,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

犯錯就要處罰。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片玻璃打碎,雖非故意,你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鍺。他雖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要把你的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才準看電視,你就要對他講得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準看電視。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教而罰。

在懲罰之前,先對孩子警告。一兩次警告就會讓孩子警惕,他必須改正自己的行為,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懲罰的開始與結果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都充滿了怨憤氣息。懲罰完畢,一切便算過去。

犯錯之後,立即懲罰。媽媽常對孩子叫的那句“爸爸回家後就有你瞧的啦!”的口頭禪,並不適合實際情形。尤其是對孩子來說,這就更壞。因為小孩子沒什麼時間觀念,等到他被懲罰時,他早忘了大人懲罰的原因了大一點的孩子如犯了重大錯誤也需要立刻處罰。母親如果能立刻把父親叫回家來,父親當場懲罰要比等他下班回家來再懲罰有效。

在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為什麼受罰。

要言出必行。假如你警告過孩子當他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那麼在他犯錯後你就一定要實行你懲罰的諾言。假如你不處罰,你以後便難於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失去了作用。

讓孩子運動起來

父母箴言

運動鍛煉能夠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增強體質,充分顯示出兒童旺盛的生命力和天真活潑的精神狀態。不僅如此,運動鍛煉還積極地促進著孩子的智力提升、自我意識和心理健康。所以,作為父母,應該想方設法讓孩子運動起來。

有位家長說:“我的孩子是個男孩,但不愛運動,甚至不愛出門。每次建議他出門玩兒,他卻總賴在媽媽身上。以至於每當我看到別的孩子在公園、幼兒園的玩具上興高采烈地玩時,就很羨慕。鼓勵他也去時,他轉了一圈就回來了,好像是為了完成任務似的。”

細心的人可以發現,現在在戶外跳皮筋、踢毽子的孩子越來越少了。人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可麵對電視、電腦、漫畫書的誘惑,孩子們卻運動得越來越少了。有的孩子上學後出現學習障礙,有的則檢測出患有感覺統合失調,主要原因就是早期童年生活缺乏足夠的運動和鍛煉導致的。可以說,運動鍛煉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價值是其他任何方麵的教育都不可代替的。

父母要從孩童特有的心理出發,增添運動本身的趣味性和新異性,同時“引誘”孩子發自內心地熱愛運動,讓孩子在運動中真正享受到快樂,從而自覺自願地快樂地運動起來。

1.合理安排運動量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身體素質現狀,選擇合適的運動量,如果運動量太小,身體鍛煉的效果不大;而運動量過大,則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不良影響。開始運動的時候,可以運動量小一些,慢慢把握孩子的體能特點,日後逐漸延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