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2)(3 / 3)

4.讓孩子學會孩子傾吐煩惱

讓孩子學會傾吐煩惱,適當宣泄不良情緒是父母的一種職責。孩子正在成長,前進的路上會遇到種種不順心的事,如考試沒有取得好成績,受到不切實際的批評,個人的心願大人不理解,正當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等,麵對這些,他們內心會感到痛苦,心理覺得壓抑,這是常有的事。由於青少年心理壓抑的形成個不斷積澱的過程,而他們自身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又有一定的限值,當心理壓力超過這個限值時,各種心理疾苦就會出現。所以父母就要讓孩子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學會傾吐和宣泄。可讓孩子用交談或書信的方式,向可以依賴的親人、老師以及同齡朋友傾吐自己的不快,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幫助,緩解心理壓力;可讓孩子通過寫日記,把心中的不快宣泄出來,以理清思路、穩定情緒,維護心理健康;還可教孩子使用目標轉移法,把注意力從造成心理壓力的“緊張源”中轉移開來,代之以其它較為輕鬆的活動,譬如:散步、聽音樂、做體操……等情緒穩定後,再學習、活動;還可帶著孩子進行心理谘詢,使他們改變原來的認識、情感和態度,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及康複等方麵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保持心理健康。

除此之外,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時,還要注意以下這些要點:

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隻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不要欺騙和恐嚇孩子:欺騙和恐嚇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

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多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不要在小夥伴麵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孩子有逆反心理怎麼辦

父母箴言

隨著孩子的年齡的成長,會慢慢出現一些抵觸情緒,如對父母的語言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對乃至反抗等。這種情緒任其發展就會養成習慣,形成逆反心理,製約孩子的人格發展,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鵬鵬的頭發太長,媽媽要求他立即去理發,並告訴他男孩子留長發不雅觀。鵬鵬卻反駁:“很多男孩子都這樣嘛!”每個家長都曾有過類似的境遇。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標誌。從根本上講,孩子自立、有主見就意味著要脫離父母並且開始具有與父母相異的自己的想法。當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會與父母近似。然而,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會囫圇吞棗地聽信父母,而是將其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中進行選擇,接受自己認為可以接受的部分。

孩子進入反抗期以後,動不動就會頂撞父母,以至於有些家長感到納悶:“為什麼事事都要對著幹呢?”當家長提醒他時,他反而振振有辭:“媽媽您不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嗎?為什麼隻說我?”反倒指責起自己的父母來了。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長,聽到這些話,也會勃然大怒。

在父母看來,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老老實實的孩子,忽然間變得判若兩人,事事都要與自己對著幹,有時不免就會大動肝火。以前隻要批評幾句,孩子就會默默接受。可現在就不同了,你越是極力想控製他,他越是反抗。但是,永遠隻能按父母的指令行事的孩子,同樣也會令人擔憂。如果一直不想讓孩子獨立,那麼最終隻能害了自己的孩子。不服從父母、甚至與父母發生爭執頂撞,都是伴隨著孩子的獨立性增強而自然發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