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民俗學者喜歡把諺語分成許多類。如,有人分為道德品行、生產和氣候、災難和命運、小孩和老人、種姓和對世界的認識等。我們這裏分為三大類予以介紹。
(一)生產勞動諺語
毛毛雨,八月落,家家揭不開鍋。
種得早,收成好。
種地少,養活一家老小;
種地多,全村人的災禍。
二月雨瓢潑,
不長芒果不長核。
二月天不亮,
老虎也凍僵。
四月天,像火烤,
莊稼收成好。
春天來,多霧霾。
在道路上種地,
和二流子交際。
這一組諺語都與生產勞動有關。其中有幾個問題需要說明。第一,大凡民間諺語中提到月份,都是印度陰曆的月份。印度傳統上實行陰曆,月亮的運行位置很受印度古人的重視,印度的民俗節日幾乎都與月亮的虧盈和運行位置緊密相關。印度的節氣也依據月亮的變化。這和中國的情況一樣。第二,這裏有的諺語雖然與農活和氣候有關,但其引申的意思卻另有所指。如第一條和最後一條。第三,有的印度諺語和中國的歇後語相似,如“好雨下在了石頭上”,後麵還可以加上畫龍點睛的詞——白費力。
(二)倫理道德諺語
自己吝嗇,倒讓別人施舍。
自己一身騷,倒說鄰居不好。
沒有敵人就沒有兄弟般的友誼,
沒有失敗就沒有賭博的交易,
沒有官府就沒有小偷的生意,
沒有淫亂就沒有宦官的價值。
鞋小咬了腳,不好;
頭上起膿包,不好;
親戚說壞話,不好;
馬兒不肯跑,不好。
腐爛食物沒洗的臉,
兒子不軌兒媳不端。
兒子數落父親,
如同皺紋滿臉;
兒媳數落公公,
如同全身癱瘓。
在印度民間,人們很注重長幼尊卑,這和中國的情況是一樣的。同時,人們也很講究臉麵,這也和中國人愛麵子是一樣的心理。所以,在一些印度諺語中能夠看到,隨便議論長輩或親戚是很不道德的,而被人議論也是很丟麵子的。
(三)生活經驗諺語
好雨下在了石頭上。
老虎洞裏怎麼能找到肉?
給東家種地,在遠地方好。
費盡辛勞得來的,
老鷹飛來叼了去。
聽見烏鴉呱呱叫,
知道芒果快熟了。
沒有公雞叫,
早晨照來到。
被蛇咬了怕繩子。
一種毒能夠消除另一種毒的作用。
挖礦挖出了老鼠。
如果敵人在身邊,
最好和遠處的人交朋友
一看就知道,印度有些諺語與中國的一些諺語、成語很相似。如上麵最後四條,在中國則是“一旦遭蛇咬,十年怕井繩”“以毒攻毒”“嗑瓜子嗑出個臭蟲”和“遠交近攻”。類似的情況還有。這說明,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同的民族有著相同或相似的體驗和感受,得出了相同或相似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