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個群體的腐爛,成為王朝滅亡的催命符。其一是士兵,戰力下降,毫無鬥誌,遇到硬朗的軍隊,無論是異族,還是叛軍,除了敗退便是逃跑,退回內地後,騷擾民眾,燒殺搶掠,這倒是在行。其二是差役,這個隱形的權力集團,地位低下,做的事情卻很多,所有的朝廷政令、政策以及征收錢糧等事務,都是差役們去具體執行的,差役的薪水低的可以忽略不計,但人們卻寧願巨資賄賂官員,僅為了當一個低賤的差役,為何?無利不起,差役可利用手中那點微薄的權力,譬如攤派任務,多收稅,甚至設局陷害,如此多樣化敲剝百姓,積少成多,到退休時還可能成為巨富。差役之凶殘,朝中無人不知,但又沒其他辦法。在王朝政治有序、吏治清明時,能羈勒住差役,但這樣的時候往往是很少的,差役長期逞凶地方,為禍民間,無人來管,無人可理。
士兵和差役是國家機器的最底層,是具體執行者,相當於帝國肌體的神經末節,他們的尖銳鋒利,把黎民百姓刺得最痛,令其對朝廷更為絕望,對時局更為憤怒,或揭竿而起,或投奔招兵買馬的豪強與賊寇。士兵和差役是改朝換代的大功臣也。
三、吸血效應
以上是國家機器主導的行為,這已經讓百姓不堪忍受了,但這絕不是唯一的禍害。帝國體製下,能享受各類權益的不隻有皇帝和各級官吏,還有各類裙帶階層。
中國是一個很怪的國度,一方麵將天下、江山、社稷、朝廷等代表共體的詞號喊得很大,很高,仿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為了共體,為了大家,不光是高喊,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也會盡量維護共體,壓製個體,常會以維護共體利益為旗幟,打擊種種不忠不孝行為。但另一方麵,中國人的真正生活又是以家的核心的,所謂“家國天下”,眾人皆知,自家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大的嘛,喊喊口號,裝裝樣子就行了。中國又是人情社會,關係社會,以個人為原點,由近及遠是家人、親戚、宗族、朋友,朋友之外,便跟自己沒關係了。所以中國人的生活是分明與暗的,明則識大體、護大局、公正嚴明、盡心為公,暗則保個人小利、不講原則。
帝國是特權階級們的天堂,他們分不完偌大個國家,便分給其親友旁係等,也就是常說的裙帶階層,由上而下,可分為幾類。
皇室,以皇帝為中心,曆代皇族後裔,皇帝的直係親屬。
外戚,以太後、皇後與宮妃為中心,皇帝的“母族”和“妻族”。
官家親屬,各權貴與高官的子弟、宗族。
地方豪強,門閥世家與退休的官員。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尤其是在強權的支撐下,更是有恃無恐,為所欲為。
能潔身自好的皇帝、大官僚,少之又少,貪得無厭者倒不計其數,有皇帝便授意大臣幫他強占民間田地,強納士民珍寶,有權臣便指示爪牙,四處豪掠,皇帝與權臣,執生殺裁決之至高權力,他們亂來,誰又能製止?如此雄偉之君臣,在史書上有一連串。
皇族、外戚憑其高貴的身份,除皇帝大量賜田封地外,還以“請賜閑田”、“開荒”等方式占田,所謂閑田、荒地都是民間所有土地。元末、明末是最為突出的,皇帝賜田給子孫、親家,少則數千頃,多則數萬頃,可受賜田的皇室、外戚擁有廣袤無垠的土地,還不滿足,依然強吞周邊民田,迫其成為無地的佃農,以至“有田者十之一,為人佃者十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