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5踩著點子朝前走
一個人應當一次隻想一件東西,並持之以恒,這樣便有希望得到它。但是我卻在一天之中什麼都想,結果是什麼也抓不著。每次我都發現,當一個所追求的東西垂手可得時,我卻正在追求別的東西。太晚了。
好多人生的勝者都是點子大王,可謂“詭計多端”,甚至他們每天都為自己想一個點子,這個點子就是為自己設定一個生活目標。他清楚自己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是什麼?
前幾天剛吃過午飯,河北一位年輕的讀者給我來了個電話,說話吞吞吐吐的,半天我才聽明白,原來她問我寫作有沒有秘訣。看來她對該不該問這個問題,心裏也沒有底。說實在的,我以前從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寫作究竟有沒有秘訣呢?後來我認真想了想這個問題。寫作可以說沒有什麼秘訣,但是,這是從大的方麵說的,要是局限在寫作方法、寫作技巧的範圍,寫作的確是有訣竅的。比如,金庸先生的小說,故事情節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還有人物命運的轉折,我相信他是注意寫作技巧和手法的。同樣是敘述一個故事,懂得說故事技巧的人,能切合讀者的心理,把故事說得津津有味;相反,不能熟練地運用懸念等技巧,故事就說的平淡乏味。我想許多人都會同意這種說法。
但是,寫作作為一種“事業”的時候,從成功學上來探討,它有沒有秘訣呢?這個時候,我就覺得無法說沒有秘訣,至少不能斷然拒絕有竅門和技巧在裏邊。任何事業的成功,在各種偶然性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定的必然性。許多人喜歡把別人的成功概括為“命運”的安排,認為這是機緣使得某個人偉大起來。我不否認做事情的機緣,但是我相信任何人的任何事業的成功,在機緣等等偶然條件的背後,還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條件,其中個人的思維方式就起著重要的作用。
以前我寫過許多故事,主要說的是人格的力量。當我們讀到拿破侖的故事,也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怎麼拿破侖偏偏能碰上約瑟芬這樣的“貴人”扶持,而我們總沒有機緣?可是假如上帝讓我們和拿破侖一樣,先把我們投進監獄,然後撤掉將軍的官職,最後又趕出軍隊,接著將身無分文的我們拋在塞納河邊……就在上帝催促約瑟芬駕著馬車匆匆趕到河邊的時候,我們中的一些人,恐怕早就承受不住這種命運的磨難,“撲通”一聲就投河自盡了。這能怨誰呢?世上有多少偉人沒有經曆挫折和打擊,又有多少豐功偉績是靠著幸運垂手可得的呢?
管理學上有一條很重要的原理,說是在任何一個係統中,重要的分子通常隻占少數,而不重要的分子則占多數,因此隻要能控製住重要的少數分子就能控製大局。這個原理經過學者的量化,被叫做“80/20原理”,即係統內80%的價值來自20%的分子,其餘的20%的價值則來自80%的分子。
其實,管理學上的“80/20原理”有著更為廣泛的應用範圍,對人生也是有效的。一個人一生的腳步雖然很多很多,可關鍵的卻隻有那麼幾步,等到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那無數的腳步,早在腦海中遺忘,隻有那關鍵的幾個腳步,依然深深地印在腦海之中,或者感到欣慰,或者感到後悔。
一些人一輩子忙忙碌碌,到頭來依然一事無成,為什麼?就因為他們把畢生80%的精力和時間都投放在大量瑣碎的事務之中,因而他們頂多也隻能取得20%的成效。倘若他們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用於少數重要的事務上,不在關鍵的時候犯錯,即使隻花費20%的精力和時間,也可以取得80%的成效。忙中有錯,寧靜以致遠,老祖宗說的這些總是有道理的。不信你去看看周圍的人,有機會再看看那些企業的老總,每天忙不到點子上的,疲於奔命的人,有幾個是活得幸福而且成功的人士,真正有作為的老總總是善於抓“要點”的人。
所以,我覺得,成功的路上是有點子的。想要成功就一定要盡量踩著這些點子朝前走。
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隻專心致誌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賢者有言,一個人到處分心,就一處也得不到美滿的結果。這樣的人若遇事不順意,豈足為怪?那些出類拔萃的人正是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地辨明了自己的方向,並且始終如一地把他的能力對準這一目標。
修煉6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愛因斯坦說過: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我們一生中會設立許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要很好地完成它們,需要我們針對不同類型的目標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首先要對目標進行分類,看看是短期目標還是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往往完成後就不需要再重複,比如我們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考試,考過了,就跨越了一個門檻,進入下一個階段,不用回頭重來;而長期目標則可能是我們生活中需要熟練運用的技能。
正如世界頂尖潛能大師安東尼·羅賓曾經說過的,“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人生的勝者往往從起步時就有了生活目標,他清楚自己應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將誓死捍衛的是什麼?當自己離世以後,能為後者留下些什麼?
經常有人說:“我的問題就在於沒有目標。”這話隻能說明他不了解目標的真正意義。事實上,追求快樂而避開痛苦便是我們人生的目標。所以說,我們是有目標的,隻不過要看這個目標是否促使我們拿出行動,去追求高素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