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懶惰。有些學生並不忙於找工作,有充分的時間搜集資料,但怕麻煩、得過且過的思想作怪,隨便湊一篇論文了事。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不少學生從小到大都有家長一手包辦,缺乏勤奮、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碰到問題怕麻煩、有畏難情緒。而畢業論文的寫作,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讀博覽他人的相關著作、理論和觀點,甚至需要必要的社會調查,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從中得出自己的見解。如果沒有刻苦、勤奮的精神,是難以寫出有創新觀點的文章的。
(二)教育體製存在的問題
(1)應試教育也是大學教育中的一個突出表現。我們已經意識到從小學到中學的基礎教育是應試教育,需要改革,大學教育何嚐不是。以學分來評選優秀學生、評選幹部、評獎學金、入黨等。大學生在四年之內把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用於上課、考試、拿學分,沒有激勵機製促使他們去思考問題。學習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每門課都順利過關。
(2)學習與利益掛鉤。很多學校設立了獎學金,本意是產出並激勵優秀學生,但由於獎學金的標準是每學期的考試成績,標準單一,導致很多學生隻把精力放在考試前的兩三周,突擊複習,不注重平時的積累。
(3)傳統教育觀的影響。傳統教育把教育理解為傳授知識,把教學的過程簡單地看作知識的傳授過程。總是立足於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使他們終身受用的知識,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產生了許多高分低能者。一些大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後,不會寫工作報告、工作小結等。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知識更新非常快,所謂傳授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已不大可能。因此,現代大學培養的人才應是善於收集現代信息,並能利用現代信息創造新知識的智能型人才。培養和開發學生自己消化知識的能力,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主動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綜合判斷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開拓創新能力。曾憲義、張文顯:“法學本科教育屬於素質教育——關於我國現階段法學本科教育之屬性和功能的認識”,《法學家》2003年第6期。由於平常積累少,閱讀參考文獻少,對學術界發表的有關論文選題的內容了解少,而且目前的考試方法也使學生囿於記筆記、背筆記,對學科的知識體係缺乏係統思考,很難站在比較高的起點上再有所創新。
(三)論文指導老師的原因
(1)師資不夠。有的學校每位論文指導老師每年指導論文少則四五篇,多則二十篇。無法對每一個學生的論文仔細閱讀、提出意見。
(2)責任心不夠。一方麵,指導老師不去深入了解、研究論題,而忙於自己的事情,沒有時間來指導學生,在整個論文的指導過程中,大多數老師與學生隻見過兩三麵,甚至有的老師在答辯前才匆匆看一遍論文。另一方麵,指導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甚至遷就某些不合理要求,寫好寫壞都能通過,這樣也會挫傷態度認真、積極努力的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不利於整體論文水平的提高。
(3)教師的專業素質問題。有些指導老師專業知識結構比較狹窄,對論題了解不多,因而不能深入進行指導。而有些老師自己本身也基本不搞科研、不寫論文,當然也就不能進行有效的指導。而有的學校把論文指導作為考核教師工作量的一個方麵,工作量不夠,扣發工資;工作量超額,給予報酬。因此,為了平衡大家的工作量,使每一個教師的利益都不受損失,論文指導的分配可能不是按專業進行。由於指導老師可能指導的並非是自己專業的論文,這樣,對論文的實質內容就很難把握,也很難為學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隻能從文章的結構等形式上進行把握。
(4)答辯走過場,有答無辯。答辯小組一般由各係部教師自行組成,由於時間安排等方麵的原因,答辯老師未認真閱讀並聽取學生的論文,在答辯過程中,僅僅象征性提一二個問題,不能檢驗出學生真正的知識和分析問題的水平。
(四)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畢業論文的選題到答辯結束一般曆時半年,其間經過了論文開題、草擬提綱、指導導師對開題提出意見、學生收集材料、中期檢查、完成初稿、老師提出修改意見、定稿、論文答辯等環節,但是每一個環節都流於形式。學生論文成績評定書的內容包括學生思想表現、工作表現、理論分析能力、寫作能力、文獻檢索能力、外語翻譯能力等各個方麵。學校的檢查也隻注意形式,如教師在初稿中是否留有提出修改意見的痕跡,論文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對老師指導的論文是否與其專業對口、是否切實盡到職責、論文答辯是否有問有答有辯則在所不問。缺乏責任監督機製,對嚴重失職的教師及抄襲嚴重的學生沒有嚴格的約束機製。
三、對策
畢業論文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應引起重視。教育部辦公廳年初發出了《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今後的教學評估工作中將加大對學校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考察力度,並將列為重要考查指標。針對上述種種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改進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