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為美好付出:堅持那些不變的,才能去適應變化著的(2)(3 / 3)

年終,科室開展先進評比。科主任宣布名單,竟然有我!主任見我目瞪口呆的樣子,笑著說:“你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祝賀你。”這一年來,我的病曆書寫獲得了全院第一,醫學講課獲得了二等獎,醫學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這件事,讓我悟出一個道理:想要贏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可,就得做出成績,抱怨、憤怒、消極隻會適得其反。

漸漸地,我發現身邊的同事不再是自私、冷漠與功利,他們更多地是負責、上進與體貼。他們對我,似乎也不再是輕蔑或視而不見,閑暇時,經常有人來和我聊聊家常,噓寒問暖。

工作第三年,我考上了研究生。不料,臨走前,又被主任訓了一頓。那天一早,他怒氣衝衝地問我“39床怎麼回事兒”。39床管床醫生並不是我,主任顯然弄錯了,換作以前,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辯解。而現在,我隻是默默承受他的暴風驟雨。中午時分,我瞅準機會,敲開了他的辦公室。我先把手頭的工作彙報了一下,然後話鋒一轉:“主任,還有點事跟您說一下,上午您可能誤會我了……”“我已經知道了。”他打斷我,並沒有安撫的意思。我悻悻地告辭,他卻叫我停下,然後他問我:“研究生畢業後有何打算?”我愣了一下,他又說:“我可以向更高的平台上引薦你。人往高處走嘛。”一句話,令我感動不已。

研究生畢業後,由於種種原因,我決定去別的醫院發展。給班主任通報這一消息時,他說:“你是帶著感激走的,我看好你。”是的,這裏盛滿了我的感激之情,它教會了我全麵辯證地看待社會,教會了我用成績去贏得尊重,更教會了我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麵對批評,所有的這些,必然會為我的下一站拓展更大的空間。

_噓,別緊張_

當在生活中遇到壓力或遇事緊張時,該怎麼辦?有一個非常有用的技能,那就是保持冷靜。在消極的情況下確保情緒的平靜,對各種事情不會反應過度。當你與其他人討論時,在腦海裏虛構一個很大的問題,甚至把它們真真實實地製造出來-這就是我們說的“小題大做”。

為了能夠更冷靜,你需要這樣做:

減少壓力和擔心,以及與他人毫無意義的爭執。

不要浪費時間、精力和想法在沒有用的事情上。

找到你感興趣的東西。去接觸那些對生活持有更放鬆態度的人,將他們帶入你的生活中,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人們都喜歡和那些與自己更相似的人出去玩,因為這樣相處更舒服,更能帶來快樂和成就感,一天隻有24小時,所以不得不做出一些篩選(即: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有一種人,對任何事情都能以平和放鬆的態度去看待,在各種人際關係中,這是一種積極且極富魅力的良好品質。

那麼,該怎樣讓自己保持一顆平靜之心呢?

這兒給你準備了三招,當你遇到突發狀況時,可以幫你平複心情,而不至於反應過激,或者變得憤怒、沮喪、恐懼,乃至生活中不管大大小小的事都擔心得要死。

首先,問問你自己,這事是不是真有那麼重要。

如果,你問了自己一些錯誤的問題,這對解決一個大問題將毫無助益;如果,你問了一些還不錯的問題,將有助於你站在一個更有效的視角上來看待這些事兒。

誰在意?這樣問了之後,會讓你意識到沒什麼大不了的,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

從現在開始,這事會影響到未來5年嗎?還是隻有5個星期?在很多情況下,這個方法很奏效。通常來說,我們需要做的,隻是調整下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問過自己這些問題後,你會發現,如果你本著更積極的想法,那麼,那些事情就都沒那麼重要。

其次,別傻待著,做點有意義的事吧。

因為,當你發現自己隻是傻傻地幹坐著而不去做點什麼事時,你會很容易陷入循環的消極想法中,進而讓你的情緒更加低落。簡單的做法就是,多參加一些好玩的活動,多接觸一些有趣的人,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放鬆,也不會再輕易對一些瑣碎的事情反應過激。

當手頭有好玩的、讓人興奮的事在進行時,我們不會去把瑣碎的事情放大,讓生活變得戲劇化。因為你根本沒時間去做無聊的事,要知道,你還有更重要更有趣的事要去處理。如此一來,事情就會保持在它們本該有的樣子,而不至於失控。

所以不要花時間去分析生活,而要把時間用來實踐和探索,按你自己喜歡的方式。這樣一來,你便常常需要擴大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也許伴隨而來的是你還需要去麵對恐懼。而這一切都會讓你變得更加自信,麵對突發狀況也能得心應手地處理,不至於發愁。

最後,其他人會怎麼做呢?

這是個很好的方法,幫你尋找到一個新的、更有用的、有時看來也很好玩的視角。你隻需要問問自己,當別人處在你的位置時會怎麼辦?

試著這樣問自己-

小熊維尼會怎麼做呢?

詹姆斯·邦德(007係列電影主角)會怎麼做呢?

老爸或老媽會怎麼做呢?

×××(任何一個你身邊冷靜又智慧的朋友)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