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仍記得那一次考完跟你一起散步,你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你的語氣很平靜,但是我知道,你看到了我的進步,而我知道你也在準備著又一次的GRE考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校抽了一個實驗班出來,30個名額,滾動製,隻有每一次年級前30名的人才有資格坐在這個班裏,而那時候的我,成績已經飆升到年級前100名。
在你的鼓勵下,我對進入那個實驗班學習充滿了信心。
在那段時光裏,我學會了什麼是忍耐和堅持-我可以從睜開眼便坐在教室裏,直到晚上11點教室熄燈才離開;我可以用筆下做過的一道道的題目安慰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我可以看到那誘惑著我的小說時,狠狠地掐自己:再忍一下,等過了高考再看個夠;我可以在大年夜堅持做上兩套卷子之後再去睡覺。沒有春節晚會沒有狂歡守歲,隻抬頭看了一眼煙火絢爛的夜空,然後埋頭繼續做題,那是我此生唯一記得清清楚楚的除夕。我那個時候才知道人被逼到了極致,潛力竟然如此不可思議。
高三的第二個學期,我終於如願以償地進了實驗班。數學的《5年高考3年模擬》被我做過了5遍,理綜的彙編試題,各個省市的題目,我做過整整10遍以上。
以至於到了最後,拿到題目的那一刻,我已經練就了“火眼金睛”這道題考函數,函數無非就那麼幾種考法-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單調性……為了鍛煉自己做選擇題的反應能力,我做了無數套模擬卷子。12道選擇題,我的做題時間從最初的半小時,一點點縮短到20分鍾,因為考場上必須分秒必爭。
最後,我可以將數學試題劃分為幾類,每一類都可以自己找到無數個設置問題的考點。理綜的試卷題量大,我一遍遍地找著適合自己的答題方式。
那年高考,下起了瓢潑大雨,當考完最後一科英語的時候,我沒有打傘,就那麼傻傻地看著天空,任憑雨滴灑落在臉龐上。6月25日,高考成績出來,我如願以償考進了交通大學,你也拿到了全美排名前20名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我想,當初是你闖入我的時光,給了我此後人生的錦瑟年華。
你說過,當堅持成為一種信仰,它定會以轟轟烈烈的方式為報。這句話,我始終銘記。
_暫且把理想放一放_
上大學時,我的理想是畢業後做記者或編輯。畢業那年,懷揣著自己發表的文章,開始在報社和雜誌社之間奔波,希望尋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可是,現實情況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求職一個多月,仍未被一家單位接收,我開始變得煩躁,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一段時間後,我決定去常發表文章的那家報社求職。我帶了發表的文章和獲獎證書給報社的一位領導看,想以此來證實自己的能力,並向他陳述了心中的理想。這位領導說:“年輕人有理想是很好的,雖然你發表了不少文章,很有文字基礎,但是新聞工作並不是能寫就做得了的……”沒等他說完,我就知道沒戲了。
迷茫中,我去學校向老師求助。聽了我的抱怨後,老師說:“不如先把你的理想放一放,生存是第一位的,先就業後擇業吧。在工作中鍛煉一下自己。隻要不放棄理想,以後會有機遇的。”“可我心裏不甘。”我很是沮喪。“讓你暫且放一放理想,不是讓你把理想丟棄,有時,好的機遇比能力重要。”老師殷切地對我說。
告別老師後,我仔細地咀嚼著他說的每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很符合現在自己的處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於是,我暫且放下進報社的想法,決定先找份工作。兩個星期後,我找到了一份業務員的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常用業餘時間讀書學習,看有關新聞學和編輯學方麵的書,並堅持寫作。其間,還發表了一些文章。
一年後的夏天,在一家報紙的招聘版上,我看到了有關雜誌社招聘實習記者和實習編輯的信息,便投遞了簡曆。沒想到該雜誌社第二天便通知我去麵試,最後我被順利地錄用做了實習編輯。實習期間,我用心地學習、熟悉編輯工作,鍛煉自己的編輯能力和水平。隨著自己編輯能力的提高,我已不再滿足於小雜誌社的工作環境和不高的薪水,為更進一步鍛煉自己,我便跳槽到了一家更大的期刊傳媒集團做起了職業編輯。至此,我才覺得離自己的理想逐漸靠近了。
我不禁又想起了多年前老師說的那番話,回望來時路,那些話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我的尋夢之旅。生活中,在理想和現實的選擇上,有時暫且把理想放一放,一邊讓自己逐步成熟,一邊去抓住機遇,理想反而會更容易實現。
_“不可能”這句話沒意義_
我想要談的是我自己的成功法則,還有怎樣實現你的夢想。想象你是一位15歲的少年,住在奧地利,然後有一天你告訴身邊的人:“我想要成為一位世界健美先生冠軍。”當然他們會這樣回答你:“等等,這項運動一點兒奧地利精神都沒有。”但是我不管別人怎麼潑我冷水,我的心裏非常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個目標,再清楚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