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我曾是洛陽市體校的排球運動員,還擔任過省少年排球隊的隊長。那時體能好,啥苦都能吃,吃啥都能消受,健康根本不是問題,倒是怎麼把健康的能量消耗出去是個問題。記得球場訓練,裝排球的鐵筐上,伸出一段小手指粗的鋼筋,在我撲身救球時紮進了大腿,我也就是到醫院隨便包紮一番,第二天照常訓練,也沒覺著怎麼傷痛,也不覺著自己怎麼英雄。身體好,有傷也不那麼痛,同樣的,別的快樂和苦難,在年輕的心靈和健康的體魄裏,似乎都變得如此之輕。
二十幾歲,忙著上完大學,又忙著談戀愛。分配到工作崗位,滿心都寫著憧憬,總是想著多寫稿,總是主動值班,很多個大年三十的夜晚,都是在采訪活動中度過的。那時,工作學習本身就是鍛煉,能幹活又年輕,本身就象征著朝氣、象征著希望、象征著健康。
三四十歲的女人,比青澀有了內涵,比成熟又少了世故,在家在單位都在爬坡。健康的自語裏,慣性還是:我能,我行。但家裏家外多了操持少了疼愛,失落的心和疲累的身,疊加在一起,常常會在人靜夜深時加倍泛起漣漪。不過,有點知識的女人,煩惱多心事多,消解心煩的法子也多。比如去瘋狂逛街,比如去和朋友小聚,比如還可以去SPA、去美容,大凡能給心靈注入一點陽光,健康就能輕舞飛揚。
四五十歲的女人大多是父母的貼心使喚,兒女的臂膀靠山,丈夫的當然內助。事情稠,責任又多;沒事沒責任,日子打發起來更不好過。滿腹的胸臆來不及抒發,也不用抒發。這時沒病就是健將,病不倒就算健康。這個階段的心態心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病沒病的總開關。也許,到了這段年齡,才漸次懂得,“即便如此,我依滿足”,才是健康的根本。也許,熱愛自己的命運,比研究吃啥,不吃啥,運動啥,更關緊健康。
前幾天,見過一大夫,她隻是隨口說說:醫生的責任,就是讓人正常地吃喝拉撒。其實,每一個年齡階段,隻要你能夠正常地吃、喝、拉、撒,你就會感到舒適,你就擁有健康。人為地添加許多手段去苛求健康,倘若造成了新的吃、喝、拉、撒的失衡,也許是徒勞的智慧。我不懂醫,但中國文化講求天人合一,陰陽平衡。如果能隨著生命軌跡去體會健康,會不會更合乎健康的本身呢?我想,在更多關注體魄健康的同時,倘若能更多地關注心和體的和諧指數,至少,會避免更多的不健康。
說謊是一種心理疾病
我們都熟悉伊索寓言《狼來了》中那個放羊孩子的故事。那個說謊的放羊孩子閑來無聊,惡作劇般吆喝一聲:“狼來了,救命啊!”周圍田野裏和山坡上耕作的人們聞訊趕來救援,卻發現是一場惡作劇,說謊的孩子樂得哈哈大笑。這孩子以為說謊很有趣,沒過多久,再次煞有介事地大呼:“狼來了,救命啊!”人們再次跑來相救,卻發現再次上當,便對這孩子的誠信產生了懷疑。第三次,當放羊的孩子大聲呼救“狼來了”的時候,人們不再相信,依然忙著手中的工作。然而,這一次狼真的來了,說謊的孩子付出的是羊被叼走的代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首先,放羊的孩子以撒謊為樂,看到那麼多人受到愚弄,心裏便有了一種滿足感;其次,就是說謊一旦成了癮,仿佛不說謊就覺得缺了點什麼;再則,說謊者損人並不利己,隻是為了滿足某種快感;最後,說謊者可以騙人一次兩次,不可以長久騙人,不可能不受到懲罰,最終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心理學上有一種被稱為“說謊癖”的心理疾病。每個人都可能說謊,但有些謊言是善意的,比如對危重病人隱瞞病情;有些謊言是迫不得已的,如為了保守某種秘密。但如果無緣無故地去欺騙別人,說謊的時間過長或次數過頻,以至於對那些被謊言蠱惑的人甚至是自身造成某種危害時,這樣的說謊就是一種病態了。說謊成癮的人,即使在不需要說謊的情況下仍然有意或習慣或自然地說謊,有時候是為了中傷別人,當看到有人相信謊言時便沾沾自喜,說謊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人是有一種長期形成的或天才的表演特征,捏造事實,製造謊言,有的發展為一種政治詐騙。有的說謊者則僅僅是用撒謊來獲得變態心理的滿足,造成吹牛騙人的實際後果,雖然屢屢被揭穿仍然樂此不疲。
說謊是一種個人行為,又是一種社會行為,往往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造成極大危害。謊言隱瞞真相,直接影響對一件事一個人的評價。一個人說謊次數多了便失去誠信,如果這個人掌握更大的權力,就可能禍國殃民。中國曆史上有一個與《狼來了》異曲同工的故事,那就是周幽王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點燃烽火台謊報軍情。第一次,諸侯率兵來救,次數多了,諸侯便不再相信。結果是,犬戎真的來了,西周也就這樣滅亡了。
對於說謊成癖的人,我們一是同情,二是不要輕信,三是建議他早去看看心理醫生,盡快矯正自己的病態,以免害人害己。
病由欲生
都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好像隻要管住了自己的嘴巴,或者隻要把吃的東西弄幹淨了,就等於有了健康的保證。這沒有什麼錯。問題是許多人隻是注意到這一點,而忘記了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另外一個致病的根由:病由欲生。
人,生而有欲。從某種意義上說,欲望正是我們奮鬥不止的動力。問題是,當欲望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控製,就會像一柄雙刃劍反過來傷害我們。
每天讀報、看電視,總能看到某地某官員“犯事”之類的新聞。我們在對犯罪分子深惡痛絕之餘,應該還有點憐憫之心,因為那些“犯事”的人,不僅是可惡的罪犯,而且是可憐的病人。看他們的犯罪事實,總是與可怕的貪欲有關:貪汙受賄、包二奶養三奶、爭權奪利,某些人甚至為了得到一個位子而不惜雇凶殺人。這些人,看上去很風光、很聰明、很有能力、很有魄力,但細究之,他們是沒有靈魂的“稻草人”。他們的靈魂,被欲望的蟲子掏空了。不僅是那些貪官汙吏,即使是一般的草民百姓,也時常會為過分的欲望所苦。
想升官、想發財、想獲得榮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一切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隻想這些,而不是心懷天下,懷奉獻之心,抱感恩之情,我們的心就被種種所“想”——也就是欲望——這個可怕的女巫勾引著,像老鼠那樣四處奔忙,失去平常心,永遠不得安生。心不安,則六神無主;六神無主,則心頭焦慮;心頭焦慮,則失去理智。這時候,人就生病了。為什麼總有身居高位而心理不正常的人?為什麼總有春風得意而突然自殺的人?為什麼總有家財千萬而痛苦不堪的人?這些人,其實也是病人,真正的病人。他們患的是心病。
心病,平常是看不出來的,但它卻是一種可怕的殺手。心靈這個東西,好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它卻是一雙日夜睜著的眼睛。你做了虧心事,即使一時不為人所知,但你的心靈知道。它會像偵探那樣,在深更半夜突然出現,前去抓你;會像法官那樣,為你設置法庭,判你的刑,而且是無期徒刑。這時候,你就焦慮,就抑鬱,就擔驚受怕,就提心吊膽,就惶惶不可終日。這已經夠痛苦了,就這還不算完。有專家稱,一個人長時期焦慮和抑鬱,身體就會患病,而且幾率最高的是癌症。
由此可見,病,而且是大病,常常是由“欲”而生的。那麼,讓我們把心中那個叫做“欲望”的東西,引導到正確的道上去,幫我們煥發創造的激情,而不要傷了自己。把欲望控製住了、擺正了,心就平了;心平了,氣就和了;心平氣和了,人就和氣了;人和氣了,社會就和諧了。
記住,我說的不是法律,也不是道德,而是健康。
學扁鵲,更要學扁鴉
春秋戰國時期,有位神醫名叫扁鵲。據史料記載,他醫術高明,能讓病人“起死回生”。有一次他到了虢國(今我省三門峽市),正遇虢國太子病故,準備入殯。虢國百姓也有疑慮,太子這樣年輕怎麼突然死了?扁鵲聞知後就向宮人詢問太子得的是什麼病,什麼時候死的。得知太子病死不久,仍在床上躺著,扁鵲就向虢侯表示,他能讓太子複活。人們半信半疑。他讓弟子子陽把針磨了磨,給太子針灸,讓另一個弟子子豹用火燒的熱石頭在太子兩肋反複按摩。沒多長時間,太子長長地出了口氣就坐了起來。扁鵲又開了一些藥,讓宮人給太子煎服。過了二十多天,太子完全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