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的牆上呢,掛著兩幅字畫,一幅是種蕉數年前贈給發妻的,叫《蕉蔭品茗圖》,畫的是一男一女坐蕉旁的幾桌邊品茶,人物很寫實,一看便知是種蕉夫婦;另一幅是卷簾丈夫生前用行書書寫卷簾的一首五古:“君問卷簾人,紅豆藏幾許?相思無盡期,兩心共今古。”他們彼此體諒對方的不忘舊情,覺得應該這樣做。
種蕉和卷簾都是博導,要工作到六十五歲才能退休。種蕉之前一日三餐都在教工食堂吃,他沒想到卷簾是個烹飪高手。早餐的煲粥和點心,晚餐的幾道葷、素菜,都做得非常可口。中午呢,兩人在教工食堂用餐,由卷簾去點菜,安排得極周到。在家裏吃過晚飯後,他們並肩在院中散散步,然後,一個去畫室作畫,一個去書房看書、撰稿,互不幹擾。臨近子夜時,準時回到臥室。
他們靠在床頭,看著牆上的字畫,聊些陳年舊事。
卷簾說:“你們在蕉蔭下喝茶,都喝些什麼茶呀?”
“我們喜歡喝綠茶,多是西湖龍井、黃山毛尖、湖南郴州‘狗腦貢’這幾種。”
“哦。”
“你先生的行書,寫得真不錯,他大概很喜歡習黃庭堅的字帖?”
“是啊。他說黃字顧盼生姿,搖曳多韻致,有創新,卻又在規矩之中。”
“啊,我們該休息了。”
“行。”
於是他們一人一個被子,安安靜靜地進入夢鄉。
日子過得快無聲息,放暑假了。
雙方的兒女興致勃勃給他們辦好了旅遊手續,讓他們隨團去浙江一帶的風景地遊玩、休憩,為期半個月。因為他們帶著結婚證,白天尋山訪水,夜晚可以在同一個房間休息。洗浴過後,他們相倚在床頭聊天,談詩談畫談此行的種種細微感受。談著談著,種蕉忽然把卷簾攬到懷裏,卷簾的頭在種蕉胸前輕輕地拱動。
不知是誰的手把開關摁了一下,電燈熄了……
當他們旅遊回來剛下火車,正好暮色四合。兒女們在車站口迎接他們,然後在一家大飯店的雅間為他們設宴洗塵,再用小車把他們送到家裏。在一片歡笑聲中,兒女們立即告辭走了。
種蕉說:“茶也不肯喝,說走就走了。怪!”
卷簾說:“這些小家夥,隻怕有事瞞著我們。”
出行前,他們把一大串鑰匙交給兒女們保管,現在回來了,鑰匙又物歸原主。他們一間房一間房地檢查,發現幾處牆上的裝飾變動了位置。“書魚室”正麵牆上,他們的結婚照不見了,移到了餐廳的牆上;臥室牆上種蕉所作的《蕉蔭品茗圖》,移到了他畫室的牆上;前夫贈卷簾的行書軸,則移到了她書房的牆上。
臥室的牆上呢?什麼也沒有了。
他們相互對視,什麼也沒有說,孩子們都替他們說了:舊情不忘,各藏自己的心底;新情肇始,應有其一個祥和的空間。
種蕉大聲說:“此時,我要去畫室畫一張大畫,紅豆樹上,結滿累累紅豆,再添一對綬帶鳥,叫《紅豆相思圖》。”
“不可不配幾片蕉葉,你不是自稱‘蕉客’嗎?”
“再加一鉤新月,因為你字‘待月’。”
“種蕉,我要為此圖作一首詩,再由你題寫上去。”
“然後,掛在我們臥室的牆上。我去作畫了,煩你在畫案邊開爐煮壺茶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