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幅是水仙和大蒜,畫著一株水仙和四頭蒜,題款是:同是蒜也,有雅俗之分焉。構圖、筆墨、題款、印章,無不精妙,是真跡。
另外四張,分別為海棠花、月季花、含笑花、蔬果。
林下風問:“東西不錯,哪兒來的?”
王扶說:“我是本市人,與馬上侯先生常有來往,東西從正路上來,這點你放心。”
林下風立刻撥電話給馬上侯。馬上侯說他認識王扶,並說出了他的住址,末了問:“你怎麼問起了他?”
林下風說:“隨便問問。”然後把電話掛斷了。
“王扶,你開個價。”
“每幅三萬,你看行不行?”
“價高了,我隻能出一萬五一幅。”
“不行,最少得兩萬一幅。若林先生出不了這個價,我送到馬先生那裏去,他很喜歡李複堂的東西。”
林下風慌了,忙說:“好,兩萬就兩萬,五幅我給你十萬。王扶,一般來說,冊頁有十幅之數,你若再得了,給我送過來!”
“好。”
又過了幾天。
王扶再一次走進林下風的畫室,他又帶來了四幅花鳥冊頁。
林下風一看冊頁的大小規格,和前五幅完全相同,再經反複鑒定,是真跡。
林下風喜飽了,說:“我買了,給你八萬!”
王扶搖了搖頭,說:“林先生,這幾幅是我從另一個藏家手裏說破嘴才買到手的,花的錢比上次多。我也不開海口,兩萬五千元一幅,四幅仍是十萬元。”
“我給九萬,以後我們常來常往,留個人緣在這裏,怎麼樣?”
王扶想了好一陣,才說:“行。不過,你得送張小品畫給我,就畫一隻雞!”
“行。我有畫好的小品畫,給你題個款就是了。”
“謝謝。”
中秋節到了。
馬上侯忽然打電話來,請他到家裏去喝酒,並說還請了另外幾個朋友。
林下風打的去了馬上侯家。
一走進馬家的大客廳,林下風看見客人都到齊了,就等著他。
馬上侯迎上來,說:“下風兄,歡迎光臨寒舍。為了讓大家高興,這四壁的字畫都換了,你看看怎麼樣?”
林下風一看,果然,牆壁上掛上他從沒見過的字畫,有古人的也有今人的。他的目光被嵌在一個鏡框裏的小冊頁吸引住了。他急急地走過去一看,竟是李複堂的手筆,畫著一把蒲扇、一枝梅花和一把紫砂茶壺,上半截題著很多字,他輕輕地念了起來:“峒山秋片茶,烹以惠泉,貯砂壺中,梅花開時,特尋一枝歸,吃兩壺,尤覺眼耳口舌俱遊清虛世界,非煙火中人可夢見也。”更奇怪的是,此幅與他所得的一般大小,紙色亦同。
“下風兄,這可是一幅精品。”
“你從哪裏得到的?”
“保密,無可奉告。”馬上侯神秘地說。
“可否轉讓給我?”
“不可,我太喜歡這幅了。來,入席,我們喝酒去。”
林下風說:“慢。我已得九幅,配上它,即成完璧,你就不能忍痛割愛?你不答應,我喝酒都無心思了。”
旁邊的人都勸馬上侯出讓。
馬上侯歎了口氣,說:“下風兄,我後悔不該掛出來這幅畫。你得了九幅,我得一幅你都眼紅。不過,我花了不少錢……”
“你開價!”
“五萬!”
“太多了,太多了,三萬!”
“三萬絕對不賣。我們喝酒去吧。”
“上侯老弟,你總得鬆一點口吧。”
馬上侯說:“四萬,就這個價!”
“好,四萬就四萬。”
林下風隻是喝過三杯酒後,從牆上取下畫框,就要回家去。馬上侯說:“錢呢?”
“我馬上讓人送過來,不少你一文!我要拿回家去好好欣賞。”
說完,匆匆而去。
林下風足足在家把這幅畫看了兩天後,忽然想起得到這十幅冊頁的經過,猛一拍大腿,說:“這十幅畫分明是從馬上侯手上流出來的,王扶是他雇請的,分三批賣出,價格自然高了。這馬上侯好手段!”但林下風並不後悔,東西是好東西,隻是多花了點錢。他每次給馬上侯的雞畫,又何曾不是高價位。想著想著,他獨自笑了。
生意上的事,並不傷害他們的友誼,他們仍然是好朋友。他們能大俗也能大雅。
電話鈴響了。
“喂,我是上侯。下風,我請你到聽雨軒吃晚飯,你有時間嗎?”
“我會準時到的。”
“好,我們要一醉方休。”
“正合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