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筆下的魯濱遜經曆和他本人的經曆一樣充滿波折,大起大落。魯濱遜給笛福帶來盛名,不僅因為故事本身引人入勝,其價值在於它反映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精神麵貌。這位魯濱遜不安於現狀,樂於行動與追求,敢於冒險,勇於麵對現實,他不惜勞力,不怕艱難,以開天辟地的熱情用雙手創造自己的財富,是有奮鬥精神和冒險氣概的藝術典型。同時,他又是一個殖民主義者,不僅把自己落難的海島據為私有財產,而且以“優秀民族”自居,與海島的唯一同類建立起主人與奴隸的關係。這正是英國社會新興資產階級向往的理想人物精神偶像。
笛福一炮打響,此後又續寫了《魯濱遜的沉思集》和《魯濱遜的宗教感想》,但後兩部的成就顯然不如第一部。他的創作開一代風氣,後人競相效仿創作海島曆險的小說,他對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創作和世界海洋文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笛福還寫過其它一些海上冒險小說,如《傑克上校》和《辛格頓船長》等,後者寫的是一位幼年遭綁架的人,當上了海盜,在非洲和東方靠冒險謀求財富的故事。
笛福死於貧困。據說他晚年景況淒涼,還患了神經病,死後葬於倫敦的一個普通公墓中,《魯濱遜飄流記》成了他不朽的墓碑。
1806年,美國庫珀斯頓農莊主、法官和國會議員威廉·庫珀的17歲兒子突然中止了耶魯大學的學業,離開了優裕的生活環境,來到一艘商船上當了名普通水手。這位少年水手曾遠航到英國和地中海一帶。此後,他又到美國安大略湖的一個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並被任命為美國海軍上尉。直到1811年,這位海軍軍官才回到庫珀斯頓的老家定居。1820年,21歲的他開始寫起了小說,經過努力,他成為美國優秀的古典浪漫主義小說家。他的名字叫詹姆士·菲尼摩爾·庫珀(1789━1851)。
庫珀一生寫過50多部著作。其中有小說,有關於哥倫布的文學傳紀,甚至還有一部美國海軍的發展史。他以印第安人生活為題材創造了《皮襪子的故事》五部曲小說,即著名的《殺鹿人》《最後的莫希幹人》《探路人》《拓荒人》《大草原》,為他贏得了盛名。但這隻是他的一座創作舞台,他的另一座創作舞台在海上,他獨具特色的海洋冒險小說如《領航人》《紅色海盜》等,同樣使他成為海洋文學殿堂中重要地一員。
《領航人》(又譯《舵手》)發表於1824年,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海上冒險小說,小說主人翁——一位神秘的領航人就是以美國獨立戰爭中的海軍英雄、船長約翰·保爾·瓊斯為原型的。當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美國國會為了懲罰英國殖民主義者,特派遣兩艘軍艦遠渡重洋,到英國沿海去進行襲擾作戰。在那位傳奇式的領航人指揮下,美艦英勇作戰,神出鬼沒,並直抵英倫三島。他們綁架了一位英國上校為人質,營救出被劫往英國的美國婦女,打擊了英國殖民者,配合了國內的獨立戰爭。除了這位“領航人”之外,小說還塑造了其它一些人物,他們有的是普通水手,有的是下級海軍軍官,在與殖民者、與海洋的鬥爭中,都表現出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
庫珀熟悉海洋生活,酷愛海洋和軍艦。他在這一書的序言裏說:“我的目的是描寫航船和海洋,而不是去刻畫那些繾綣的柔情和戀愛”。創作中,庫珀把海洋瑰麗的景色和驚險的海上生活描繪得多姿多彩。他以無限激情去描繪海上的驚濤駭浪,海岸的突兀崢嶸,海戰的驚心動魄,那夜航淺灘的驚險、碧海掣鯨的激烈,都是那麼扣人心弦。無疑,“領航人”和軍艦“阿瑞爾”號上寄托了作家的幻想,融入作家對海洋生活獨特的發現和切身的感觸,充滿了作家對海洋生活的激情向往和深沉之愛。據說小說一脫稿,歐洲就有34處予以出版。1833年,有位美國發明家塞繆爾·莫爾斯寫道:“在歐洲,無論我走到哪個城市,庫珀的作品都顯眼地擺在每家書店的櫥窗裏。”
庫珀還在其它小說中創造過不少海盜式的人物,大多情節曲折,充滿戲劇性和緊張的節奏感,其中間或穿插著一些愛情故事,讀來生動感人。他的這些作品對海洋題材小說影響很大,英國的史蒂文生、康拉德和美國的麥爾維爾、傑克·倫敦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庫珀的影響和啟發,創造出了一批著名的海洋文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