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莎士比亞、“魯濱遜”、庫珀、雨果(3 / 3)

在世界海洋文學的殿堂中,維克多·雨果這個名字也許是最值得記憶的名字之一。他不僅以自己非凡的藝術才華光照整個兒19世紀,時至今日,也沒有人能向他那樣描寫海洋。他對海洋的哲學高度的思考與觀察,他對海上生活真實、準確、精彩絕倫的刻劃,他塑造的具有獨特人格與精神力量的海洋人物形象,以及豐富的海洋知識,濃鬱的海洋情趣,至今尚無人能及,可以說:法國19世紀文學巨擘、浪漫主義詩人、小說家雨果,是最偉大的海洋文學作家。

在雨果的眼中,人類三個最大的敵人是社會、宗教與自然。他的長篇巨著《悲慘世界》是以反對專製社會為題材的社會問題小說,他的另一部名著《巴黎聖母院》是以揭露教會之虛偽與黑暗為主旨的。而1866年他創作的著名作品《海上勞工》,則是以人與大自然的鬥爭為思想內核的。所以說:海洋,做為自然的代表,是雨果創作靈魂的三大支柱之一。

《海上勞工》的故事開始於19世紀20年代的一個冬天,地點是英吉利海峽的格爾倫斯島。故事寫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叫德玉西特,她父母雙亡,被叔父收養。叔父是一位年邁的船主,叫李特爾芮。李特爾芮為侄女積蓄了五萬法郎的嫁妝,不幸被夥計郎泰倫騙去。郎泰倫攜巨款逃上了為李特爾芮所有的機器船杜蘭特號,沒想到杜蘭特號船長西爾·克呂班也是個陰險貪婪的強盜,他用槍威逼郎泰倫交出五萬法郎巨款後,故意製造了船隻觸礁事故。他原想和乘客、水手們一起逃生後,再攜款悄然離去,沒想到一條巨大的章魚把他拖入了旋渦。

李特爾芮船、錢兩空,焦急萬分。他聲言誰能將杜蘭特號上的機器拆回來,就把侄女德玉西特嫁給誰。這時,早已悄悄愛慕著特玉西特的船廠鍋爐工人吉利亞特自告奮勇,挺身而出。他駕上自己的小木船向杜蘭特號觸礁的地方駛去。

在海上,吉利亞特以超人的勇氣、信心和智慧,克服了常人根本無法克服的巨大困難,和大海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他一個人從事十幾個人也無法完成的工作,他與風暴、浪潮、章魚做鬥爭,每天蚌蟹以為食。憑著一股頑強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吉利亞特最後不但奇跡般地從沉船上打撈出整個機器,還意外地找到了德玉西特被搶走的五萬法郎嫁妝。

吉利亞特以戰勝大自然的勝利者姿態返航了。可是他愛慕的少女德玉西特早已愛上了另一個男人——曾被吉利亞特從海中救起過的,會唱歌的後補牧師。吉利亞特的心靈受到重創,但他仍促成了那對青年戀人的美滿婚姻,送他們去度蜜月。然後,吉利亞特悄悄地走向大海,平靜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上勞工》中的主人翁吉利亞特性格堅強,不畏艱難,具有超人的智慧、力量、勇氣和堅韌。在與海洋的搏鬥抗爭中,他幾次陷入絕境,在幾乎毫無可能的情況下贏得了勝利。吉利亞特是作者創造的理想人物,這位人類向海洋宣戰並戰而勝之的代表,這位把鎖鏈套在瘋狂的海洋頭上的人,對著海天之際呼喊:閃電,為我撐好燈吧!這鮮明的形象飽含著人類征服海洋的偉大理想與精神力量。吉利亞特雖然最終無法戰勝內心的痛苦,最後走向毀滅,但這悲劇式的結局不但沒有消減他頭上的英雄式的輝光,反使這海上強者更臻完美。使作品更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

雨果善寫海洋,在他的另外一些著作中,如《悲慘世界》《九三年》《笑麵人》裏,都有大段大段、成章成節的海洋描寫。在《九三年》中,他描寫軍艦上一門二十四磅重彈巨炮因固定索損壞而滑脫出來時,他寫道:“掙脫了鐵鏈的大炮突然變成了一頭形容不出的怪獸……像一支箭似的從船的一端射向另一端,它施轉,閃避,脫逃,停頓,衝撞,擊破,殺害,殲滅。這是一隻撞城槌在任性地衝撞一垛牆……仿佛是隱藏在我們所謂無生命的物體裏的那種惡性突然爆發了出來……這個瘋狂的龐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沉重,老鼠的靈巧,斧子的堅硬,浪濤的突然,閃電的迅速,墳墓的癡聾……”在海洋的驅策之下,一門青銅大炮的滑脫造成整條軍艦的沉沒。

在《笑麵人》中,作者用更長的篇幅描寫曉星號航船在海上與風暴、暗礁,狂浪搏鬥的情景,在船隻即將沉沒的瞬間,大海好像有意嘲弄人一樣突然夢醒一般地得變得平靜了。水手們死裏逃生,還未及喘息,就發現自己的船已破損得無法航行了……在雨果的筆下,海洋就是這樣凶惡,殘暴,陰險,它暗藏殺機,力大無窮,其災難的邏輯不為人所預知。雨果用他冷靜而富於激情,詩化而又深蘊哲思的筆墨,把海洋這人類命運的對立麵刻劃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在雨果的筆下,海洋已超越了單純的客觀存在和自然屬性,而是有一種神秘的超自然力。放眼世界文學界,能如此認識海洋、描寫海洋的,唯雨果一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