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愛國詩人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杭州人),12歲能詩,直到84歲的高齡還“無詩三日卻堪憂”,這種辛勤持久的創作勞動為人們留下了眾多名篇佳作,其作品特別是40歲之前的作品佚失很多,但留傳至今的仍有9300多首。陸遊一生顛沛流離,他懷著抗敵禦侮,報效祖國的雄心大誌投身政壇,卻屢遭貶謫,身世如萍,在東南沿海地區生活過多年,並創作了不少描寫自己偏居海畔,泛舟滄溟的生活和感觸的詩詞。
《航海》,是陸遊早期的作品,主要是通過在航海過程中所見到的“潮來湧銀山,忽複磨青銅。饑鶻掠船舷,大魚舞虛空”的奇景,揮瀉自己“流落何足道,豪氣蕩肺胸”的胸襟,表達詩人欲效禦天風而遊八極的列子,“行矣跨鵬背”,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陸遊一生多次在海舶舟中臨風賦詩,有大醉之中高吟的“羈遊那複恨,奇觀有南溟。浪蹴半空白,天浮無盡青。吐吞交日月,洞戰雷霆。醉後吹橫笛,魚龍亦出聽。”有充滿神奇幻想和抗敵誌向的“碧海如鏡天無雲,眾真東謁青童君。九奏鏗鏘洞庭樂,八角森茫龍漢文。共傳上帝新有詔,蚩尤下統旄頭軍。徑持河洛還聖主,更度遼碣清妖氛。幽州蟻蛭一炬盡,安用鹹陽三月焚。藝祖騎龍在帝左,世上但策雲台勳。”有飄然逸然的“厭逐紛紛兒女曹,掛帆江海寄吾豪。鯨吞鼉作渾閑事,要看秋濤天際高。”有意氣恢弘,詩風雄勁的“鼇負三山碧海秋,龍驤萬斛放翁遊。少舒我輩胸中氣,一掃群兒分外愁。醉折長鯨倚天劍,筆淩駭浪濟川舟。悠然高詠平生事,齷齪寧能老故丘”。
除了這些作於舟中海上的詩外,詩人對海洋的描寫也是多方麵的。有的詩寫登高望海:“人民城郭俱已非,煙海浮天獨如昨”。有的詩寫水師抗敵:“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金戈大散關”。有的詩寫海上疾風:“天風搖蕩萬鬆聲,卷海頹山得我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詩人陸遊常在夢中泛舟海上,激風搏浪,或周遊海隅,留連於海山之間。如《夢海山壁間詩不能盡記以其意追補》中的:“碧海無風鏡麵平,潮來忽作雪山傾”,“海上乘雲風滿袖,醉捫星鬥躡虛空。”如《假寐見海山異甚作小詩記之》中的“海如黛色深,浪作雪點濺。數峰黃金山,砏絕出水麵”等等,都是古典海洋文學中難得的佳句。
陸遊在詞的創作中,也曾寫過登高望海的作品,如《好事近·登梅仙絕頂望海》中描定自己長袖帶風,獨登西峰,山巒高絕,去天不盈尺,而腳下杖前的是鯨鼇出沒的一片蒼茫海景,上有點點白帆,曆曆在目。
陸遊作為一個處身救國救亡的特殊年代的詩人,以滄海之浩大壯其懷,以波濤之激躍明其意。寫海洋重在言誌,絕少一般封建時代文人臨滄海而思出世超塵,幻想到海外世界成仙得道的傳統創作思想,這是陸遊寫海作品與其他作品中比較明顯的區別。
每當人們提起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名字,人們總會想起“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詞風。其實,李清照並不是一個深閨緊鎖,足不出戶的女性,她曾獨自從青州到萊州等地尋夫,建炎元年後因兵亂南渡,幾度浮舟奔波,漂零海隅,在剡州、黃岩、溫州一帶沿海地區顛沛風滔,所謂“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就是那種生活的寫照。所以,這位詞風婉約的女詞人也寫過比較豪放蒼涼的作品。其中的《漁家傲·天接雲濤》,完全以描寫:“滄海景、風浪心”為主旨,被認為是一首以詞詠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