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藝術作品的類型(2 / 3)

分類的方法隻能意味著對過去已有的藝術現象的一種規定,這種規定意在使我們對無序現象進行把握的便利,它絲毫不能證明,藝術無法逃逸這個人為世界,以及藝術所要宣泄的真正富於創作的生命力時,那些看似“神聖”的誡條亦被棄如草芥。如波普、觀念、綜合等現象的出現,它對理論家們的挑戰意義在於,過去的一切形而上把握是必要的,但藝術的現實則要求靈活地修正。

3.藝術分類的意義既然藝術的類型或體現門類的劃分有時會顯出驚人的滯後性,而且誠如歌德所言:理論是灰色的,隻有生命之樹長青。這裏所指的理論,不過是一種概念組合的遊戲,它對於處於無時不在變幻的藝術形式是措手不及的。因此,理論的修正應建立在文化發展的同步之上,並且顯示出其創造品格,這正是藝術創作對於理論的要求。

分類法麵臨的挑戰便更為直接了。然而,這並不能從任何角度宣告藝術分類的無意義。

藝術分類法的使用,關係到藝術形態的進一步闡說,而類型與形態的區別在於,後者是前者的體係化與哲學化,前者為藝術形態存在提供了進一步的可能。

藝術門類的劃分,標誌著藝術的樣式化與規範化。它對於藝術自身的體係性發展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藝術在進入了自足形態化之後,理論上的區分辨析便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提供的還不僅僅是一個理性的立場,更關係到一門學科的自足性發展的可能。

藝術的類型化劃分,對於藝術規律的進一步探索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立足於視覺、聽覺及想象這些生理功能的區分,可以帶來藝術心理學、藝術生理學、藝術社會學的進一步深化與分支係統的進程。

而立足於時間、空間、時空交疊的區分意義在於,更明確地說明一門藝術的時空屬性,有利於從藝術時間學、藝術空間學作為獨立學科的發展。

從靜態展示與動態展現兩大類別上,還可以使我們能夠進一步深入到有關靜止對於藝術形式的意義,有關運動給藝術形態成立帶來的作用等。

藝術分類學包涵著表述及類別區分上縱橫兩方麵關係交叉。前者以空間的存在提供一個橫向的比較區分,可以使我們深刻地認識藝術的語言特性。而後者則從時間緯度規定了有關藝術的類型化形態以及給風格帶來的作用。

(二)對幾種主要藝術特征的簡要描述

關於門類藝術的特征,我們已在本編的各個章節中有所涉及,這裏主要是從其簡要的規定予以區別。

1.繪畫

繪畫正是在平麵上展示虛幻的空間,它既是一門造型藝術,同時訴諸於視覺顯示。形象表現是其重要的體現方式,但卻並不是唯一的麵具。從曆史形態看,審美特性是其主要的觀念導向。它依據的材料主要有紙、筆墨、刷子、顏料等等。又以墨與宣紙、油性顏料與畫布構成兩個基本係統,即通常稱謂的中國畫、油畫。

2.雕塑

形體在空間中的展示,它具有靜止的屬性。與繪畫的背景顯示不同,雕塑的空間性更加昭顯。因為它的背景因素是處於暗示性的。而雕塑出於風格的需要,又有內斂型與外放型的區別。前者注重於雕塑浯言自身的材料質感與造型的完整度。後者則注重與空間暗示的聯接。同時亦有形象與抽象之分。寫實的雕塑注重“形”本身的完全性,抽象雕塑則更多地呈示結構帶來的變化與聯想。

3.建築

除了原始和現代的建築具有一些紀念性和祭祀性的功能之外,建築的主要功能在於實用。因此,它的空間與應用是密切相關的,或者說是無法逃避的,人與“自營空間”的關係是建築麵對的首要問題,這一點與雕塑的空間意識是不同的。由於宗教性的介入,建築自身的風格要求逐漸得以完善。但是,它與外部條件因素的關係又太過重要了,如社會、經濟、文化。

建築的基本材料分為土木與石質,加上現代大工業生產的需要,材料在第三種情境中(後現代),其內涵又被無限擴大。前兩種材料具有東西方的民族性上的差異與區別。

建築由於在造型與空間穿插上的考究而有“凝固的音樂”之譽稱。這就是說它不用時間性便可以體現旋律、節奏與韻律感。這無疑道出了建築形式構成在形態上對人的心理可能具備的感染與影響作用。

4.音樂

音樂是以有組織的樂音創造藝術形象,傳情達意,表現生活的藝術,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種類之一。

音樂的非可視性注定了它具有抽象性質。而聲響的組合又使它顯示出強烈的暗示性,說音樂具有想象的特征是毫不足怪的。同時它又具有空間效應。如果我們可以把這種空間視作虛幻的,那麼,時間性又將成為其主要特點。

音樂同時又具有表演性的特點。除了我們今天在視聽媒介發達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音響設備來欣賞,這樣,無形中又增加了它的想象性因素。

聲響之中的旋律,不管是中國古典的宮、商、角、徵、羽,還是西方音樂中的七音部,都同樣可以顯示出獨有的魅力。“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可見音樂對藝術感染是非常強烈的。

5.戲劇

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在舞台上表現“戲劇衝突”的一種綜合藝術。

通常說,這件事太富有戲劇性了。指的便是戲劇情節中的不可思議的巧合與偶發。戲劇中所再現的經過正是生活中所難以激發的。衝突與懸念的文學劇本,又是戲劇通過表演與場景置換的基礎。表演本身的程式、唱腔,又同時使其在語言表述上形成完全的自足。戲劇一般包括有悲劇、喜劇和正劇。

6.舞蹈

舞蹈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展現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是最古老的藝術種類之一。在舞蹈的三要素中,包括這樣的內容:以身體為媒介,造型、運動、力度,它既是一種造型藝術,又有著當然的空間效應,有人稱之為動的雕塑便是基於此種特性。而時間性又保證了舞蹈的情節性及敘事性的要求。舞蹈的語言規定是有關身體的,動作是帶有造型性的,而運動則是力度支持的。

7.文學

文學是運用語言來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基本構架來自於敘述性。而無論是描述還是講述,語言的功能都是在想象的基點上展開的。無論是空間的暗示還是時間的展示,都在講明這一點。

文學中的形象完全來自於語言的組織和詞語的對接,它構成讀者在頭腦中的剪輯性場景。因此,文學具有喻形化的特質,因為既使是自然主義或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無論怎樣依附現實自然,都需要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和經驗才能把握作品的特定藝術內涵。此外,由於文學用語言塑造形象,擺脫了具體物質材料的束縛,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時間的限製,從而能多方麵地反映豐富而廣闊的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