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謀取視境(3 / 3)

前者的問題視角之圍繞具體的細節,力圖獲得某種具體而微的實證性結論。而後者則深入到問題內部的邏輯紐結之中,其相應的學術洞視更具有邏輯協同力量。

因此,視覺文化時代的設計觀念,應該設置在一個如實的情景之中:

(1)與社會的互動機製之上。

(2)與文化的共融狀態之中。

(3)與藝術的尖鋒實踐之內。

(4)與教育的潛移默化之下。

(5)時刻置於反觀於設計的傳達概念意義之外。

(五)視覺文化時代的設計觀念功用

1.視覺判斷

其實,我們強調的“謀取視境”這個概念行為本身,還包含著一個專業問題之外的功用的期待。這就是作為設計這個專業行當,對於社會改變的力量之所在。

這是因為世紀其實不自覺地會走進人們的視野,視覺,觸覺,空間,生活之中,最終會走進人們的思維、思想乃至於靈魂之中,都是毫不誇張的。

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設計觀念的功用會被放大到如此的地步。

一方麵,20世紀現代藝術的探索成果,諸如立體派、抽象派,超現實主義,表現派等等現代藝術形態,後現代藝術形態,畢竟是通過設計方式的轉化,進入到我們的當下的大眾生活之中。

另一方麵,設計在麵對著它的設計對象日新月異的科技信息時,所不斷地顯現著的那種互動性的局勢,也在反應並改變著自身的狀態。

再一方麵,電腦科技手段的提示,材料的多樣化鋪陳,也使得設計雖然是以創意為先導,但卻是以判斷為指歸。或者說寓創意於判斷之中,於選擇之中體現著判斷。

因此,由設計——這種方式所帶來的一個重要的功用,在於不斷地提示著視覺判斷的能力。它標示著視覺文化的基本走向所在。

由於設計視覺經驗的不斷展示,相應的判斷力也自然地潛藏其中。這是因為眾多的設計帶來視覺經驗在其呈現的瞬間,其相關的邏輯線索貫串其中,而那條銳利的創造帶畢竟會脫穎而出。

2.智慧提升

設計的一般功用,被認為是在商業的範圍之中,忠實傳達委托對象的功用之後,散發其諂媚的逗動力之際,凝聚焦點,勃發視線,將眼球在此盡可能地予以停留。

然而,除此之外,設計實際上還包含著另外的一重天地,這就是在“視境”謀取的基礎上,在教育層麵上體現與實施。

所謂的“教育”不是一種製度化、與管道化和對象化的傳統模式,而是在視覺條件因素疊加之後,所形成的“視覺情景”。

其實,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個被虛擬的情境之中。如廣告情景,電影情景,戲劇情景等等,同時,也生活在設計之中,如建築設計,服裝設計,平麵設計,影像設計,網絡設計等等,而二者的交叉,就構置成了我們的視覺情景的所有因素。

這個視覺情景的最大特點是其所營造的強迫力量。它不是說服,不是滲透,也不是勸戒,而是直接的麵對。誰也無法逃遁這樣的一種視覺情景。因此,這些視覺情景中的品質的高下,智慧含量的多寡,將會直接對於那些尚未組織起判斷力的受眾,有著審美、趣味、高下的直接導向作用。對於那些已經具有某些判斷能力的人,有著本能的消蝕作用。於是,視境的謀取將是每位設計者無法回避的選擇與無可逃遁的拷問。

2007年10月16日於重慶黃桷坪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