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入川則困,文入川則揚,蓋得江山雄奇之助”。信哉斯言!
今餘有言曰:山居得仁德之厚,住水取機智之妙。居住林泉,謀境界之高。誠哉是言?
(三)流水文化·兼容而立·人文精神
話題緣起兩年前,一個名叫謝平的重慶人背著反映重慶古鎮風情的作品《後街》,來到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上。一個外國人頗為疑惑地問他:重慶?重慶是什麼樣子?這句話觸動了謝平,他感到自己有責任通過影像,推廣重慶這座城。
2005年初,謝平聚集了9位重慶民間攝影家,10個人經過一年多的拍攝,帶上《重慶這座城》100餘幅反映重慶文化風貌的攝影作品到平遙國際攝影展上,獲得大獎,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驚呼:重慶這座美麗的城!
2008年4月22日,當《重慶這座城》攝影作品在重慶開展後,引發了不小的反響和轟動。4月27日,數名專家學者展開關於重慶人文精神的大討論。
作客嘉賓
詩人、散文家:李鋼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張強
重慶市政協委員、渝商代表:嚴琦
《重慶這座城》攝影師:謝平、秦文、張德禮、錢銘、張三友、陳祖萍等
1.“第一江城”的流水文化
李鋼:重慶這座城市具有“流動性”。什麼是“流動性”呢?我認為,重慶作為一座江城,處於長江的上遊,這座城市總是不斷有新的人和文化湧進來,同時也不斷流失著一些東西。流動,讓重慶充滿活力,但也缺少沉澱。
嚴琦:這種“流動性”也體現在重慶的餐飲行業上。近年來,不斷有江湖菜產生,但多是各領風騷一兩年。而我們致力於打造“渝菜”的品牌,需要就是一種持續的積澱。
張強:當然,這座江城的“流動性”也說明重慶是一座充滿各種可能和機會的城市。這座城市需要在大浪淘沙中沉澱和積累,尋找自身的城市定位,形成獨特的文化體係。這需要在建設城市、發展城市的過程中去完成。
2.生長美女的“野性之都”
張強:重慶還是一座野性之城,自由之都。為什麼說重慶是“野性”呢?因為這座城市是自然的、無忌的。這種無忌和自然,是催生新事物出現的原動力。
“野生性”是無法規劃的,是自由蓬勃生長的狀態。比如依我的生活經驗來看,在山東濟南,小孩生下來就是老頭,因為孩子一生下來就會被要求循規蹈矩地生活,而重慶,沒有人要求你要循規蹈矩地生活。我很慶幸自己40歲前生活在山東,而40歲後在重慶,這為我的創作帶來更多的靈感。
謝平:或許,正是重慶這座“野性之都”成為生長美女的土壤。因而,重慶又是一個女性化的城市,重慶的女孩汪洋恣肆,毫不拘束。在中國所有城市當中,重慶女性是表現得最突出的一個城市。
3.盲目獨立不如兼容而立
李鋼:重慶直轄後,不少重慶人有意無意地開始膨脹,什麼東西都要從四川“獨立”出來了。前段時間,不少人提出“渝菜”,要獨立門戶。最近又有人建議打造“渝劇”。我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盲目”。這樣的心態不利於重慶人文精神的形成。
張強:是啊,比如美術學院和外語學院,就有一些人提出去掉“四川”這個前綴。其實,地域和文化的淵源是無法去掉的。重慶是個多元的城市,就應該形成多元的城市觀和人文景觀。與其“盲目獨立”,還不如“兼容而立”。
4.重慶名片詮釋人文精神
嚴琦:前段時間,晨報進行十大名片的評選。美食、美女、美景成為重慶最突出的名片,這是推銷重慶的好方式。因為,十大重慶名片詮釋了重慶的人文精神。我在外地推銷重慶美食時,總不忘推銷家鄉的文化。重慶人吃苦耐勞,也富有創造性。重慶人做餐飲,是將智慧和文化融入到美食之中。
謝平:重慶的夜景可以和香港媲美,重慶地理的特殊,讓重慶的夜晚更顯得美麗。北方城市大多是一馬平川,很少看到山山水水,大多數外地遊客來重慶都會喜歡重慶的山水美景。這也是我們創作的源泉。
嚴琦:所以,我們要談重慶的人文精神,展示宣傳重慶這座城。理應將最好的重慶美景、重慶美女、重慶美食展示給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