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視覺品位一個方麵是視覺國際化。其次,要有身份的標準,過度的現代化有可能讓你喪失掉身份。最重要的一點是開始重視曆史資源,所以西方曆史主義也包含了後現代主義的框架。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視覺重慶”的提出,對於變化來講觀念是最重要的。觀念變化不是朝夕能夠發生的,一定是有背景的支持和視覺經驗的判段。我們提出“視覺重慶”的本身,也是在這個國際化的背景之下,以及相關的文化體係之上提出的常識性概念,帶有強烈的實驗性,也帶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講演到此為止,謝謝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謝張強教授的講演。在2007年6月11日12日,我們在“視覺重慶”這組報道中,通過教授邀請到的全國知名的10位視覺家,他們對重慶進行了48小時的密捕。在這次密捕中,我們得到了很多開發企業的大力支持,我們拍攝到很多精彩的畫麵,也尋找到很多代表重慶現在形象的角度畫麵。那次行動讓我個人也是感受非常深刻,因為我在重慶生活這麼多年,對周邊的建築都是司空見慣的。通過視覺藝術家,我們重新發現我們周邊的一些新奇東西,這也是“視覺重慶”帶給我個人的感受。
(二)美女火鍋都不行重慶未來新名片該是城市視覺
華龍網訊(晨報記者付妤實習生許金靈)昨天下午召開的《視覺重慶——城市發展戰略論壇》上,川美教授張強語出驚人:“美女和火鍋等都不能完全代表新重慶形象,重慶的新名片應該是獨特的城市視覺!”
張教授稱,火鍋、美女、橋都等雖然確實是別的城市難以複製、取代的地方性符號,但這些名片隻能代表重慶在過去一段時間的特點,無法在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說美女被評選為重慶名片,下一步怎麼辦?批量生產美女嗎?”
而“城市視覺”這張名片,可以整合以前的所有名片資源,又在這些基礎上進行創造發揮,‘城市視覺’重慶美女、火鍋、橋都可以是城市視覺盛宴中“以為名片,一道風景。”
張教授列舉了重慶從古巴國器皿到陪都時期建築,再到現代的黃桷坪塗鴉一條街,認為“重慶人是有將城市打造成視覺盛宴的特質的”。
張教授認為,“重慶視覺”的概念被提出後,隻要注重培養全民的創造想象力,就能將重慶打造成獨一無二的城市視覺盛宴,令世界各地人們一提到重慶,腦海中都能出現一副既國際化,又有重慶特色,有別於香港或是其他所有山城的畫麵。
(三)打造中國的創想之都
——張強教授闡釋“視覺重慶”的戰略意義
作為一名來自於山東的外地人,張強教授已經在重慶生活了5年,幾乎已經是一個“重慶通”了。目前,他的身份是重慶市重點人文研究基地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在2007年的6月,他提出了“視覺重慶”這一概念,他希望,能夠通過有關政府部門、房地產企業、相關設計單位以及全體重慶人的共同努力,把重慶打造成中國的視覺之都。
張強認為,不管是在重慶的曆史視覺資源中,還是在近代重慶的視覺資源中,以及在當代的重慶視覺資源中,不斷地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堪稱視覺藝術層麵上的現代主義經典。這就是重慶豐富的視覺資源。
他用這幾年來對重慶視覺資源的探索和搜集,對重慶的視覺資源進行了分類,總結出三種不同類型的視覺資源。其一是古代資源,包括巴人視覺資源係統、漢代以來的巴渝視覺資源係統和大足視覺資源係統;二是近代資源,包括紅色資源係統和白色資源係統;三是民間資源,包括民間雕刻係統、民間宗教視覺資源係統和重慶地區的宗教儀式感;四是現代視覺資源係統,包括主題性視覺族群:其代表作分別是金陽重慶映像——近代記憶的視覺複現;風格化視覺族群:藍湖郡——被移植的異域文化表象;符號化視覺族群:融僑半島——神話般的想象世界;黃桷坪塗鴉一條街——魔幻現實主義的場景營造;四川美院的繪畫——幹預社會風潮中的現代主義領銜圖景。他認為,正是因為重慶有如此豐富的視覺資源,因此,才使得他的“視覺重慶”設想得以誕生,他的“視覺重慶”理論有了實施的基礎。
張強稱,在目前的情況下,提出“視覺重慶”這一命題,並對這一命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義。通過對這一命題的研究和實施,不僅可以起到教育市民的作用,成為實施全民教育的一個最佳平台,還具有很大的導向意義。因為在“視覺重慶”這個概念之下,所有的天然因素,必然會被貫穿起來,成為一種係統的特征。三是視覺重慶的前沿意義。“視覺重慶”所倡導的“創想”概念,在這個概念之下,包括曆史資源和現在正在發展的東西,可以被有機地融合起來,並逐步發展和完善。
論壇結束後,記者對張強教授做了簡短的采訪。
信報記者:張教授,您好。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視覺文化,比如曆史建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您為什麼隻在重慶提出了“視覺重慶”的概念呢?
張強:總的說來,重慶已有的視覺資源並不追求深度,它具有非常強的拚湊性,比如把繪畫和草根的方式結合在一起。來到重慶後,是重慶的建築讓我們感受到了在視覺變化方麵和視覺層次方麵的豐富性、多樣性和想象力,以及山體建築提供的視覺落差。
信報記者:您認為怎樣才能把重慶發展成為更具特色的視覺城市?張強:我之前提出了視覺重慶——中國創想之都,把重慶建設成為中國的創想之都,這是各個學科係統加以整合的過程,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信報記者:作為重慶市重點人文研究基地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您將為“視覺重慶”作出怎樣的努力?張強:我的工作就是對重慶的視覺資源係統進行解讀,繼而推廣,在曆史的必然性中進行重新整合,給重慶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四)讓視覺重慶成為城市新名片
——我市眾多專家、教授和業界人士共話打造重慶新形象議題
信報訊(見習記者劉肅實習生舒娜)2007年6月,重慶成為全國城鄉統籌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的先行者,這讓重慶再次成為全國的焦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重慶的城市形象又應該是什麼?重慶的城市名片是火鍋?是美女?還是白公館、渣滓洞?是不是需要對重慶的城市名片進行一次認真的探討?7月27日下午,由本報和重慶市重點人文研究基地視覺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視覺重慶——城市發展戰略論壇”在君豪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學術界、地產界、企業界和政府有關部門的相關人士參加了這次論壇。重慶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勇、重慶市重點人文研究基地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強教授、西南大學美術研究所所長邱正倫教授分別就此議題進行了精彩演講,提出他們各自的視覺重慶發展方向和建設思路。
重慶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勇首先作了題為“經略重慶——開啟統籌城鄉探路之旅”的報告,從重慶的戰略發展和發展戰略的角度闡釋了重慶在成為“試驗區”之後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麵臨的曆史機遇;率先在全國提出“視覺重慶”這個命題的重慶市重點人文研究基地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視覺藝術家張強教授就“重慶城市視覺報告及視覺重慶的戰略意義”作了圖文並茂的演講;西南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邱正倫作了題為“城市視覺的曆史語境”的演說。與會嘉賓對專家們的演講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2007年6月,由本報發起的“視覺重慶”大型新聞策劃在重慶以及全國都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少門戶網站均在顯要位置進行了轉載;同時,這一話題也讓網民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紛紛在網站的論壇上發表各自的看法,跟帖人數非常多。鑒於這一話題所引起的高度關注,搜房網對此次論壇進行了全程網上直播。
在此次論壇後,與會的嘉賓一致認為,如何在新形勢下,打造出一個嶄新的重慶城市形象,是擺在地產業界甚至全體重慶人麵前的一件大事,對“視覺重慶”進行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