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1155?),濟南人,號易安居士。她的詩、詞、散文均有較高成就,同時兼工書、畫,通曉音律,是宋代傑出的作家。李清照最大的藝術成就表現在詞的創作上,現存幾十首詞雖已不是其創作全貌,但其中的精致、婉約、纏綿、悱惻,在整個宋代詞壇上可占一席之地。其散文僅存五篇,皆文筆簡潔,敘述條貫,充分顯示出一個女性作家的敏銳、細膩。有《漱玉集》傳世,是後人輯錄的。
歲令雲徂,盧或可呼。千金一擲,百萬十都。樽俎具陳,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弈者乎!打馬爰興,樗蒲遂廢。實小道之上流,乃閨房之雅戲。齊驅驥騄,疑穆王萬裏之行;間列玄黃,類楊氏五家之隊。珊珊佩響,方驚玉鐙之敲;落落星羅,忽見連錢之碎。若乃吳江楓冷,燕山葉飛;玉門關閉,沙苑草肥。臨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類昆陽之戰;或優遊仗義,正如涿鹿之師。或聞望久高,脫複庾郎之失;或聲名素昧,便用癡叔之奇。亦有緩緩而歸,昂昂而去。鳥道驚馳,蟻封安步。崎嶇峻阪,未遇王良。跼促鹽車,難逢造父。且夫丘陵雲遠,白雲在天。心存戀豆,誌在著鞭。止蹄黃葉,何異金錢。用五十六采之間,行九十一路之內。明以賞罰,核其殿最。運指揮於方寸之中,決勝負於幾微之外。且好勝者,人之常情,小藝者,士之末技。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誌。將圖實效,故臨難而不回;欲報厚恩,故知幾而先退。或銜枚緩進,已逾關塞之艱;或賈勇爭先,莫悟阱塹之墜。皆因不知止足,自貽尤悔!況為之不已,事實見於正經。用之以誠,義必合乎天德。故繞床大叫,五木皆盧。瀝酒一呼,六子盡赤。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勳;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辭曰:佛狸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騮雜騄駬,時危安能真致此?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不複誌千裏,但願相將過淮水。
此賦以棋局與政局相類比,借打馬寄慨言誌,表達了作者憂國之思,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尤其在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情勢下,此賦更值得珍視。李清照以戰陣喻對弈,乃自馬融《圍棋賦》以來人們慣用的手法,但以打馬遊戲寫興亡之感則源自作者的創造。全賦字字寫打馬之戲,可語語見曆史典故、戰爭煙雲、軼聞趣事,令人於閨房雅戲之中,見戰場萬裏征塵,聞良馬嘶鳴之聲。這篇文章以巧妙的構思,獨特的喻示寫法,細膩的筆觸,深刻的喻意見長,是李清照散文的代表作。